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马麝最重要、密度最大的分布区,总面积约为330km2。为了评估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存现状。生态学家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马麝种群密度和数量,全区共布设了多个调查样地进行调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类型植被面积(km2种群密度(头/km2种群数量(头)
针叶林13.98.8123
人工林19.2--
针阔混交林8.25.041
阔叶林53.43.5188
灌丛124.46.5807
其他(草地、建设用地等)110.9--

1.调查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马麝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样地需按植被类型和坡向进行确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B.该保护区内马麝的种群密度约为5.95头/km2
C.马麝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不同生境中马麝种群数量不同,主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2.关于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生存现状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野生马麝的原生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B.减少人为干扰和人工林优化管理等措施,促进马麝种群数量增长
C.灌丛生境是马麝的主要分布区,该生境中马麝种群密度最大
D.麝香是中医药和香水业的重要原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022-05-1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马麝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各种草类及嫩枝、树叶为主,亦食苔藓和野果,其雄体可分泌麝香,是中医药和香水业的重要原材料。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马麝最重要、密度最大的分布区,总面积约为330km2。为了评估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保护意见。生态学家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马麝种群密度和数量,全区共布设了多个调查样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类型植被面积(km2种群密度(头/km2种群数量(头)
针叶林13.98.8123
人工林19.2__________
针阔混交林8.25.041
阔叶林53.43.5188
灌丛124.46.5807
其他(草地、建设用地等)110.9__________

(1)调查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马麝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样地需按植被类型和坡向随机确定若干个样方
B.该保护区内马麝的种群密度约为3.5头/km2
C.马麝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马麝粪便中的能量流向生产者,因此粪堆周围植物丰富度较大
(2)关于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生存现状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野生马麝的原生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B.灌丛生境是马麝的主要分布区,该生境中马麝属于次级消费者
C.减少人为干扰和人工林优化管理等措施,可增大马麝种群的的K值
D.麝香是中医药和香水业的重要原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022-03-1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马麝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雄体可分泌麝香,是中医药和香水业的重要原材料。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马麝最重要、密度最大的分布区,总面积约为330km2。为了评估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保护意见。生态学家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马麝种群密度和数量,全区共布设了多个调查样地进行调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类型

植被面积(km2

种群密度(头/km2

种群数量(头)

针叶林

13.9

8.8

123

人工林

19.2

--

--

针阔混交林

8.2

5.0

41

阔叶林

53.4

3.5

188

灌丛

124.4

6.5

807

其他(草地、建设用地等)

110.9

--

--


1.调查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马麝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样地需按植被类型和坡向随机确定若干个样方
B.该保护区内马麝的种群密度约为5.95头/km2
C.马麝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不同生境中马麝种群数量不同、主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2.关于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生存现状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野生马麝的原生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B.灌丛生境是马麝的主要分布区,该生境中马麝种群密度最大
C.减少人为干扰和人工林优化管理等措施,可促进马麝种群数量增长
D.麝香是中医药和香水业的重要原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2019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旨在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全球民众。
1.下列对于生物多样性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认识不正确的是(       
A.某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D.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数量较大的部分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B.迁地保护只是提供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
C.我国公布的国家重点动、植物名录中,只有少数在自然保护区内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5 . 本章章首页所示的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位一体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在这里,山顶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山坡上是层层梯田;半山腰上建有村寨;山脚下有江河。近些年来,哈尼梯田部分地区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种稻、养鱼、养鸭相结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1.维持哈尼梯田这一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层层的梯田B.山顶的森林C.半山腰的村寨D.山脚下的江河
2.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          
A.当地日照充足B.当地土壤条件好C.物质分层分级利用D.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