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7 道试题
1 . 长期以来,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滩涂围垦等众多影响,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正式实施“十年禁渔计划”,长江生态修复工程慢慢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域污染、滩涂围垦等降低了长江水生生物的环境容纳量
B.“十年禁渔计划”可以有效提高长江水生生物的出生率
C.“十年禁渔计划”举措属于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D.把长江生态修复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体现了协调原理
2 . 小天鹅是长途迁徙鸟类,一年有两次往返于越冬栖息地和繁殖栖息地的迁徙行为,鄱阳湖是小天鹅重要的越冬栖息地。科研人员在2003~2015年的每年冬季,在同一日期定点、同步对湖区小天鹅对湖区的利用频次(被记录次数)及其平均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鄱阳湖地区,决定小天鹅越冬种群大小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出率、迁入率
B.据图可知青岚湖的利用频次最大,是小天鹅最青睐的越冬地
C.通过建立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小天鹅实施保护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小天鹅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等领域有很多问题可供研究,这属于直接价值
2024-04-22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3 . 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人类活动导致其生境栖息地破碎化,形成大小不一的斑块,阻碍了猴群往来。科学家通过栖息地改善、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来扩大白头叶猴栖息地和采食地范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栖息地改善后,白头叶猴种群的K值变大
B.栖息地改善后,白头叶猴种群的基因库增大
C.生态廊道能提高白头叶猴物种的多样性
D.白头叶猴采食地范围扩大后,其适应性增强
4 . 2023年8月24日,日本在国内外一片强烈的反对声中,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水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下列关于核污水排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污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B.放射性核元素易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C.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会被生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导致生物富集现象
D.核污水中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水、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具有全球性
2024-04-2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5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濒危生物种群的基因库会增大
B.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C.弃耕农田在演替中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会逐渐减弱
D.对于农田生态系统,一般需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投入
2024-04-20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生物试题
6 . 浙江韭山自然保护区搭建人工鸟屋,吸引了中华凤头燕鸥等海鸟及赤腹鹰等山地候鸟。为更好地监测和保护鸟类建立了“净零碳观鸟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地候鸟的到来增加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了对珍稀鸟类的就地保护
C.人工鸟屋的搭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净零碳观鸟屋采用太阳能发电,减少污染
7 .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表现出的全部性状的总和
B.“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均与协同进化有关
D.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对即将灭绝的濒危动植物而言是最为有效的措施
8 . 长江中的胭脂鱼曾经由于人为滥捕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为进一步了解其动态需展开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需要避开胭脂鱼的繁殖期
B.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来研究胭脂鱼种群数量变化
C.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均可以影响胭脂鱼的种群数量
D.胭脂鱼种群数量低于其种群延续所需最小数量时,必须就地保护
9 . 物种多样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用“物种多样性指数=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来计算,多样性指数数值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大小不会对物种多样性指数产生影响
B.若两个群落的物种数相同,则两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也相同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高低与森林虫害的扩散有关系
D.物种多样性随纬度的增高而增高,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10 . 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中国的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通过数字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AI识别等手段实现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下列有关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对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没有必要保护
B.远红外相机可以准确提供动物种类、数量、行为等信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D.全球气候变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