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1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为保护生态环境,应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C.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和扩大森林覆盖率是治理沙尘暴的有效手段
D.“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2 . “大熊猫主食竹”是指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自由采食和在圈养条件下人工喂食的竹类植物,大熊猫最喜欢吃的竹子约有27种,包括白夹竹、拐棍竹、冷箭竹、箸竹、刺竹、巴山木竹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主食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大熊猫与竹类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
B.“大熊猫主食竹”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其基因具有多样性
C.对“大熊猫主食竹”种类的调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相比,圈养是对大熊猫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3 . 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措施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植物种子库
C.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D.大量引进外地物种
4 . 下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5 . 濒危植物大树杜鹃是高大乔木,分布范围很小。其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能开花。下列对大树杜鹃的保护措施不恰当的是(       
A.定期去除林下凋落物提高种子发芽率
B.提高大树杜鹃集中分布区林冠层郁闭度
C.收集种子实验室萌发后再回种到分布区
D.加强法制教育,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6 .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朱鹮,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并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朱鹮的自然放养。下列关于朱鹮保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朱鹮绝迹会造成基因资源的流失,其潜在价值也随之消失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朱鹮最有效的保护
C.朱鹮保护区中的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恶化会引起种群数量和物种数量的下降
7 .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某一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且不会改变
B.“数罟不入洿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斧斤以时入山林”说明适时利用资源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这句话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观
2023-06-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8 .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B.大气中SO2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C.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等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023-06-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过关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下列叙述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
B.将作物秸秆当燃料燃烧,加快了物质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
C.提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D.“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0 .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湿地的恢复和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基因资源库对湿地中的生物进行保护,并可通过改造、修复等方法重建被破坏的湿地
B.把湿地改造成人工林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C.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D.湿地恢复过程中可建立缓冲带,以减少人类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