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化学药抗癌原理不同的是,紫杉醇能与细胞内的微管蛋白结合,使微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这些微管的积累导致细胞停留在G2期和M期直至死亡。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资源短缺,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立枯病、茎腐病、白绢病、疫霉病等病害,使紫杉醇的提取受到了极大限制。科研人员正试图通过多种方法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I、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有研究数据表明,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来生产紫杉醇,组培细胞中的紫杉醇含量是野生成年红豆杉树皮中含量的12倍。组织培养已成为扩大紫杉醇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Ⅱ、利用微生物发酵途径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它们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研究人员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到了能产生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这一发现为解决红豆杉资源短缺,寻找紫杉醇供应问题,开辟了一条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途径。具体过程如下:
(1)紫杉醇属于红豆杉属植物体产生的______代谢产物。紫杉醇能促进微管聚合并使之稳定,阻碍了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分裂,直至死亡。
(2)外植体常选取红豆杉植物的茎尖,其优点是______(写出两点)。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__。若再利用上图中愈伤组织进一步获得红豆杉植株的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能分化出芽和根,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菌株的分离与纯化取红豆杉的老树皮,______后,削去表层从内部切取小块,斜插入半固体培养基中。28℃培养3—7d,挑取向培养基基质生长的菌丝体于固体培养基中,纯化2—3次。培养时,通常会添加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链霉素,主要作用是______
(4)菌株的鉴定:将分离的菌株置于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观察______
2023-12-29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紫花苜蓿(2n=32)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2n=12)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会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抗鼓胀病的苜蓿新品种。研究流程如图(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二者抑制不同植物细胞正常代谢的临界浓度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实验材料获得的原生质体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B.②和③过程所需的植物激素比例不同
C.②③过程需要在有光照、植物激素的作用下才能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D.②过程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8条,③过程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的多倍体
2023-12-27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徐州中学、沭阳如东高级中学、宿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3 . 红豆杉属于珍稀植物,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但产量低、成本高,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______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______、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繁殖植物的优良品种,这种技术的优点有:______(请回答两点)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可用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从红豆杉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请依据所学知识写出生产过程图: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研究人员利用紫杉醇、BOS172722(一种抗肿瘤药物)对乳腺癌细胞进一步展开研究,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加入的药物

导致癌细胞凋亡所需的时间

癌细胞存活率

1

空白对照

不凋亡

100%

2

紫杉醇

110分钟

40%

3

BOS172722

52分钟

29%

4

紫杉醇+BOS172722

15分钟

3%

据此推测治疗乳腺癌的最好方式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4 . 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自然生长的茎段进行组培须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消毒
B.可取菊花芽尖进行培养获得不带病毒的抗病毒苗
C.组培苗锻炼时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带菌量低且营养丰富
D.不带叶片的菊花幼茎切段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吸引着众多科学家投入到相关研究中。科学家将特异性基因转入甲鼠成纤维细胞中,在培养 ES 细胞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 iPS 细胞团,再转入乙鼠体内,一段时间后转入乙鼠的细胞团逐渐退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ES 细胞是胚胎干细胞的简称,可来源于囊胚,具有组织特异性
B.小鼠的成纤维细胞转变为 iPS 细胞,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再分化过程
C.小鼠乙体内细胞团逐渐退化的原因可能是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iPS 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是没有差别的

6 .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通过花药进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过程①所用的花药需在70%乙醇中浸泡30min
B.秋水仙素能促进着丝粒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中③过程为了促进生芽,可增加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D.过程④应将炼苗后的植株移栽到含有蔗糖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基质上
7 . 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杂种植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过程②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具体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从杂种细胞到幼芽的过程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过程③指__________
(2)过程④选择培养时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培育耐盐杂种植株的过程运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此技术的优势是__________。若甲植物(2N=18),乙植物(4N=32),则目的植株细胞内含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该目的植株____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原因是__________
(4)甲植物能产生次生代谢物——紫草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在植物细胞中含量低、难提取、难体外合成,可通过__________生产,以获得次生代谢物。
9 . 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种子的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茎尖、芽尖、子房、花粉等获得。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人工种子”。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人工种子依据的原理是______。它是经过______技术培育而成的。
(2)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为DdTt,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可培育“花粉胚”,也可制成人工种子,这种种子萌发形成的个体称为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 。该人工种子长成的植株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
(3)③表示______的过程,其实质是______,此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10 .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二苯胺试剂与DNA粘稠物混合后,在100度水浴中加热可以呈现出蓝色
B.对外植体消毒时,先用70%的酒精冲洗,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C.用于外植体脱分化的培养基需要先灭菌处理,待冷却后再加入植物激素
D.鉴定蛋白质时,在稀释的鸡蛋清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以呈现紫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