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量、电荷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人类对电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时已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我国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所提到的“顿牟掇芥”等问题,也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关于物体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
B.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点电荷和元电荷
C.物体通常呈现电中性,是因为物体内不存在电荷
D.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的带电实质是创造电荷,或电荷消失
2021-11-12更新 | 550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下列属于理想物理模型的是(  )
A.电场B.电量C.元电荷D.点电荷
3 . 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三种起电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B.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
D.这三种起电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2021-11-06更新 | 198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高二物理试题
4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行星以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6 . 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2.4×10-19CB.-6.4×10-20CC.-1.9×10-19CD.4.0×10-17C
7 . 下列关于元电荷和电荷守恒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电荷的实质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带电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C.三种带电方式的实质都是电荷的转移D.物体带电为-1.6×10-9C,是因为得到了1010个电子
8 .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摩擦起电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不遵守电荷守恒定律
C.只要是均匀的球形带电体,不管球的大小,都能被看成点电荷
D.油罐车下部拖一条铁链是避免静电的积累,防止静电的危害
9 . 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电荷量等值
B.元电荷就是一个原子
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叫电子的比荷
10 . 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是一种可通过产生粒子束(射线)来治疗某些癌症的直线加速器。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产生高电压的装置,叫做范德格拉夫起电机;另一部分是利用高压加速带电粒子的加速管。其起电机部分结构如图所示,金属球壳固定在绝缘支柱顶端,绝缘材料制成的传送带套在两个转轮上,由电动机带动循环运转。EF是两排金属针(称做电刷),与传送带靠近但不接触,其中电刷F与金属球壳内壁相连。当电刷E与几万伏的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接通时,正电荷将被喷射到传送带上,并被传送带带着向上运动。当正电荷到达电刷F附近时,由于感应起电和电晕放电作用,最终使得球壳上集聚大量电荷,从而在金属球壳与大地之间形成高电压、强电场,用以加速带电粒子。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电荷从电刷E上被喷射到传送带,其实质是尖端放电
B.由于感应起电,电刷F上将集聚大量负电荷
C.最终球壳上集聚的是正电荷,且分布在球壳的外表面
D.整个起电过程满足电荷守恒定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