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量、电荷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下列物理量对应的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是(       
A.电量CB.电场强度N/CC.能量eVD.磁通量Wb
2022-12-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统测物理试题
2 . 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物体的起电方式有三种,相关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三种起电方式都是物体内正电荷的转移引起的
C.三种起电方式说明人类可以创造电荷,也可以消灭电荷
D.三种起电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2022-12-08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带负电的绝缘金属小球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带有的负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  )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
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
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
D.该现象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2022-12-07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4 . 为了研究起电方式;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三个不带电的物体A、B、C,然后进行了如下顺序的操作:①使A、B相互摩擦;②使B、C相互接触;③测出A物体的带电荷量为,最终C物体的带电荷量为(电性未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时,从B物体向A物体转移了的正电荷
B.操作②时,从B物体向C物体转移了的正电荷
C.最终C物体带的负电荷
D.最终B物体带的正电荷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产生了电荷
B.电子就是元电荷
C.质点和点电荷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带电体的电量可以是任意值
2022-12-02更新 | 59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养马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C、QB=+3.2×10-9C,元电荷e=1.6×10-19C,让两个金属小球A、B接触再分开,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球A向球B转移了2.0×1010个质子
B.由球A向球B转移了1.0×1010个质子
C.由球B向球A转移了2.0×1010个电子
D.由球B向球A转移了1.0×1010个电子
7 .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电荷量—库仑B.电场强度---牛每库C.电流—伏特D.电容—法拉
8 . 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物体带电量有可能是
9 . 一根置于水平面上光滑玻璃管(绝缘体),内部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弹性金属球A、B,带电荷量分别为7Q和-Q,从图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则两球再经过图中位置时,两球加速度的大小是释放时的多少倍(  )
A.B.C.D.7
2022-11-1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理科)
10 . 西汉著作《淮南子》中记有“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人们对雷电的认识已从雷公神话提升到朴素的阴阳作用。关于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雷电的过程是放电过程
B.发生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减少
C.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D.发生雷电的过程是电能向光能、内能等转化的过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