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某光敏电阻RT没有受到光照射(或光较暗)时,阻值较大,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现利用该光敏电阻、低压电源和电磁继电器设计了自动控制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控制电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B.白天流过R3的电流小于晚上流过R3的电流
C.该电路能实现灯泡白天亮,晚上不亮的功能
D.若将低压电源正负极调换,则该控制电路无法完成自动控制功能
2022-06-28更新 | 43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话筒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C.丙图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
D.丁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
2022-06-27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题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 同步练习卷
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炉中的线圈通高频电流时,在铁磁性金属锅上产生涡流,使锅体发热从而加热食物
B.磁电式电表的线圈常常用铝框做骨架,把线圈绕在铝框上,是为了防止产生电磁感应
C.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或者插入铁芯来增大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
D.车站的安检门探测人携带的金属物品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4 . 如图所示,四幅图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法拉第通过图乙的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奥斯特利用图丙的实验线圈,发现了“磁生电”现象
D.赫兹通过图丁的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
5 . 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及物理思想方法的是(  )
A.安培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富兰克林提出了用电场线形象直观的描绘抽象的电场
C.磁感应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D.法拉第受到通电导线和磁体磁场相似性的启发,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6 .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法拉第用电场线来形象描述电场,它是真实存在的
B.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设,基于此他又提出了光子说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使人们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
2022-01-21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电池低容量和手机高耗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手机无线充电技术间接解决了智能手机电池不耐用的问题。如图所示,当充电基座上的送电线圈通入正弦式交变电流后,就会在邻近的受电线圈中感应出电流,最终实现为手机电池充电。电磁感应的首次发现者为(  )

A.爱因斯坦B.法拉第C.洛伦兹D.密立根
8 . 物理学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同年代的物理学家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在实验论证、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等基础上建构了现在比较完善的体系。下列关于物理学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合理的是(  )
A.19世纪30年代,库仑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
B.为解释磁体产生磁场,伏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物质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一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C.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科学报告会上,当众表演了一个实验,一个铜盘的轴和铜盘的边缘分别连在“电流表”的两端。他摇动手柄使铜盘在磁极之间旋转,“电流表”的指针随之摆动。这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造的最早的圆盘发电机
D.1820年,特斯拉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放置在一个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指南针转动了。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9 . 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了电和磁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两项研究如图所示。

(1)根据甲图装置的现象,制成了______机。
(2)根据乙图装置的现象,制成了______机。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摩擦生电,说明摩擦能创造电荷
D.当光照射在金属上时,有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是光电效应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