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电效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如图为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及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玻尔理论的有(       
A.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也要增大
B.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
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
D.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 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4条
2 . 下列对题中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从图①可知,光电效应实验中b光的频率比a光的大
B.从图②可知,能量为5eV的光子不能被处于第二能级的氢原子吸收
C.从图③可知,随着放射性物质质量的不断减少,其半衰期不断增大
D.从图④可知,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 .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同一介质对的折射率最大
C.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也一定能
2018-06-09更新 | 7398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8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题
5 . 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若蓝光照射某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红光照射时也一定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红光折射角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蓝光临界角较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小
2018-05-24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天津市红桥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某种金属,无论入射光多强,只要其频率低于极限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C.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D.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一定只剩下一个未发生衰变
7 . 如图所示,当一束一定强度的某一频率的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上时,此时滑片P处于A、B中点,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A.若将滑动触头PB端移动时,电流表读数有一定增大
B.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C.若用强度更弱的黄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读数不变
D.若用强度更弱的紫外线照射阴极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
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相同质量的核燃料,重核裂变比轻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多
B.用某种颜色的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形成光电流,增大该单色光强度光电流也会增大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9 . 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某种单色光的能量后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分别用它们照射一块逸出功为W0的金属板时,只有频率为ν1ν2ν1>ν2)的两种光能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板的极限频率为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1+ν2)-W0
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ν2)
D.另一种光的光子能量为h(ν1-ν2)
10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根据玻尔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处于n=4的定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r4比处于n=3的定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r3
C.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D.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光子可以使逸出功为2.5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