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图甲是“探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光电管截止电压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的频率不同时,截止电压也不同
B.入射光的频率不同时,图像的斜率不同
C.图甲电路中,当电压表示数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D.图甲电路中入射光频率不变,增加入射光的光照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2022-07-09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 .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
(1)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的光子有几种?能量多大?
(2)哪些能使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多大?
2021-11-04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广东专用)-专题74 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
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减小
C.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
D.对于同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2021-03-29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1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能级向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2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
A.若将滑片右移,电路中光电流增大
B.若将电源反接,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产生
C.若阴极K的逸出功为1.05 eV,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D.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中只有4种光子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2022-07-01更新 | 4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5 . 用紫外光电管制作的火灾报警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只有当明火中的紫外线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K时才启动报警,因此被称为“火焰发现者”,它对可见光以及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完全没有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过滤任何可见光。已知光电管内部阴极K的金属材料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频率为,明火中的紫外线的频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只有明火照射到阴极K的时间足够长,火灾报警器才启动报警
D.明火中的紫外线照射阴极K,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6 . 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科学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存在极限频率
B.光电流随着光强的增大而减小
C.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7 . 光电管是应用光电效应原理实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光纤通讯、太阳能电池等,现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三次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实验,记录微安表的示数I随光电管电压U的变化情况,得到甲、乙、丙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光的频率小于乙光的频率
B.丙光的波长大于乙光的波长
C.甲光和丙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相同
D.甲光和丙光的强弱程度相同
2022-07-06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当弧光灯发出的光照射到锌板上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铝箔有张角,发生光电效应,该效应可以用光的粒子性进行解释
B.如图乙所示为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像,当入射光的频率为时,光电子逸出的动能一定等于
C.图丙中,用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D.图丁是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中偏转示意图,射线a是β粒子流,它产生的机理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2023-09-0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关于光电效应实验现象及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流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B.遏止电压随着入射光的强度增强而增大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极限波长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10 .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电实验集基础理论、实验技术、科研开发于一体,与目前高新技术联系密切。如图为光电管实验,已知电子电荷量为,阴极材料逸出功为,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阴极,假设光电子全都能打在阳极而形成饱和光电流,测得该电流为,则有(  )
A.单位时间照在材料上的光子总数为
B.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C.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还与该种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D.如果电源反接,测得遏止电压为3.2V
2021-01-05更新 | 29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百越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