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2 . 用波长为λ和3λ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分别产生的速度最快的光电子速度之比为3∶1, 普朗克常量和真空中光速分别用hc表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B.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C.波长超过4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波长超过3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3 . 关于原子、原子核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中的X是中子
B.轻核聚变的过程质量增加,重核裂变的过程质量亏损
C.当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D.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12-13高二下·广东·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改为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  )
A.EkmB.2EkmC.EkmD.Ekm+2
2019-07-18更新 | 97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第1讲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练)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要更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那么动量的测量一定会更不准确
B.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和频率均有关
C.当观察者与波源相互靠近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一直增大
D.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子只具有动量
2021-09-14更新 | 434次组卷 | 3卷引用:6.2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基础巩固-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6 . 与下列图片相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乙图,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图,大量处于n=4能级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普朗克为此提出了相对论学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D.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进行,称为链式反应,其中一种核裂变反应方程为
2021-05-12更新 | 471次组卷 | 4卷引用:5.5裂变和聚变 课时作业-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7 . 图1所示为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2所示为abc三种入射光照射下得到的三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关于三束入射光的频率ν,光照强度E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abc三种光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B.abc三种光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C.abc三种光的光强大小关系是:
D.abc三种光的光强大小关系是:
8 . 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____(选填“阴极”或“阳极”)。
(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_____Hz,逸出功W0=______J。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____J。
9 . 频率为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时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荷量大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B.该金属的遏止电压为
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不变
D.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10 . 如图所示,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缓慢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当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以后,再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不再增加,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16 A。已知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端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该实验中饱和电流为0.16 A
C.入射光的频率可能为
D.若将电源极性颠倒,缓慢向右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刚好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
2022-08-30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版导与练一轮总复习(鲁科) 第十五章 第1讲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讲)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