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态、激发态、跃迁、电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强度太小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势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D.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α衰变后,新核的原子序数将减小2位
B.天然放射现象一定伴随有电子的得失
C.光电效应发生后,遏止电压和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要吸收光子
2016-12-08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卷
11-12高三·江苏泰州·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42.8eV(光子)B.43.2eV(电子)C.41.0eV(电子)D.54.4eV(光子)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核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E.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2016-12-08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省武汉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物理卷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不稳定
C.任何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D.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半衰期不变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三种射线
2016-12-08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东莞市六校高三上学期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质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B.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增大
C.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E.宏观物体的物质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2016-12-08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7 . 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释放波长为λ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波长为λ2的光子,且λ1>λ2,当它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       
A.吸收光子B.释放光子
C.电子的动能增加D.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2016-12-08更新 | 4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8 . 1995年科学家“制成”了反氢原子,它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围绕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反质子和质子有相同的质量,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不相同
B.基态反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eV
C.基态反氢原子能吸收11eV的光子发生跃迁
D.在反氢原子谱线中,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的波长最长
9 . 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气,被能级量子数n=3的氢原子吸收后,该氢原子可能发出按频率逐渐升高排列的123456六种频率的光子,由此可知入射光的能量E等于(  )
A.B.
C.D.
2016-12-08更新 | 4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不变
B.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D.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E.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2016-12-08更新 | 5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山东德州高三二模(4月)物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