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质子的存在
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巴耳末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
2021-07-12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射线、射线均为带电粒子流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穿透能力越强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内部存在复杂的结构
D.各种原子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与明线光谱中的每一条亮线一一对应,可用于光谱分析
3 . 首先发现中子的是(  )
A.查德威克B.普朗克C.爱因斯坦D.贝可勒东
4 . 以下事实可作为“原子核可再分”证据的是(  )
A.粒子散射实验
B.天然放射现象
C.电子的发现
D.氢原子光谱
2021-07-06更新 | 52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5 .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
B.普朗克提出物质波假设,即运动的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C.贝克勒尔根据天然放射现象推断构成物质的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6 . 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居里夫人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结合能不一定越大,但其原子核越稳定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7 . 关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氡经一系列衰变变成稳定的,要经过4次衰变和4次衰变
B.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
C.三种天然放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8 . 人类在微观领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内部是有结构的
C.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9 .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
B.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C.居里夫妇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0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尔提出所有实物粒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波
B.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从此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居里夫人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
2021-05-28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十一校”联盟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