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当时他提出这种模型的实验依据是(  )
A.粒子散射实验B.光电效应实验C.天然放射现象D.阴极射线的发现
2022-07-11更新 | 3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质子
B.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内部有结构
C.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在实验中发现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023-05-15更新 | 4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事实的是(  )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
C.卢瑟福依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2023-03-09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稳定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小于质子数
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必有一种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2019-05-22更新 | 155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巿芷兰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5 .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理论和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下面有关物理理论或学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C.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
2022-04-01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6 . 下列哪个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
A.阴极射线实验B.天然的放射现象
C.粒子轰击氮核实验D.粒子散射实验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分割的
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据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理论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贝可勒尔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指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021-03-11更新 | 642次组卷 | 4卷引用: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同步练习-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8 .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居里夫妇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明确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B.贝克勒尔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D.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9 .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科学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法拉第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2023-07-10更新 | 39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玻尔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首先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居里夫人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C.汤姆孙用“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中子是查德威克最早发现的
2022-07-10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