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关于物理学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成功的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B.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C.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2020-07-1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2 . 下列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阴极射线,并指明其本质为带负电的粒子流
B.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
C.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氦原子的光谱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2020-07-1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性现象表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的结构的
B.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的结构的
C.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的结构的
D.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
2020-06-23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有关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当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丙图中,射线甲由β粒子组成,射线乙为γ射线,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
D.丁图中,表示轻核聚变反应的示意图
2020-05-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物理试题
5 . 下列关于放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U衰变成要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
6 . 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中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
B.爱因斯坦通过对黑体辐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量子说
C.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和中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2020-04-13更新 | 48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的本质是高频电磁波
B.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D.变成,经历了4次β衰变和6次α衰变
2020-03-16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阴极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射线
D.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D.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加
10 . 下列符合物理历史事实的有
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德布罗意认为电子也有波动性,且电子的波长与它的动量成反比
C.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可再分的序幕
D.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020-01-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