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B.原子核的电荷数不是它的电荷量,但质量数是它的质量
C.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原子核的核内有90个中子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
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
D.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分割的
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据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理论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贝可勒尔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指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021-03-11更新 | 642次组卷 | 4卷引用:5.1 原子核-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γ射线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γ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它是仅次于宇宙大爆炸的爆发现象。下列关于γ射线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γ射线同α、β射线一样,都是高速带电粒子流
B.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但比β射线弱
C.γ射线是原子核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D.利用γ射线可以使空气电离,消除静电
2021-02-09更新 | 1121次组卷 | 3卷引用:5.1认识原子核综合训练-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19-20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α、β、γ射线的穿透本领不同。如图为这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比较,图中射线①②③分别是(   
A.γ、β、αB.β、γ、αC.α、β、γD.γ、α、β
6 . 下列物理史实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有复杂结构
7 .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汤姆孙发现电子;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指导学生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1919年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究一直在不停地深入。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原子发光现象D.α粒子散射现象
8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
B.核力是引起原子核中中子转变成质子的原因
C.核反应堆中,镉棒是用来吸收中子,其作用是控制反应速度
D.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一个核的结合能比一个核大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D.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特征
2020-08-1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5.1认识原子核 课时作业-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内具有质子和中子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D.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