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核裂变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两弹-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的是
A.B.
C.D.
2 . 关于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变反应的条件是聚变物质的体积达到临界体积
B.发生聚变反应时的原子核必须有足够大的动能
C.我国已建成生产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前者是利用核聚变释放核能,后者是利用核裂变释放核能
D.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变成一个氚核,已知质子质量为1.0073u,中子质量为1.0087u,氚核质量为3.0180u,则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6.24Mev(1u=931.5Mev)
2018-03-19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和同位素,引起了对原子构造的新探索,也包括对原子核结构的探索,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一定表现为吸引力
B.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衰变的原因
C.核反应前后,质量和电荷守恒
D.核反应堆中可以用石墨、重水和普通水作为慢化剂
2017-09-28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7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4 . 1934年里约奥一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发现了放射性磷和另一种粒子,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该反应属于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C.该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核电站利用该反应来发电
D.用含有制成的磷肥喷在植物上,可用探测器测量植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
2017-08-30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三期初考试物理试题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
B.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
C.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原子的总能量减少
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C.一群氢原子从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016-12-08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7 . 已知氘核的平均结合能是1.09 MeV,氚核的平均结合能是2.78 MeV,氦核的平均结合能是7.03 MeV。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并放出17.6 MeV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B.核反应方程式为
C.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
D.该核反应会有质量亏损
8 . 已知氘核的比结合能是1.09 MeV,氚核的比结合能是2.78 MeV,氦核的比结合能是7.03 MeV.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B.核反应方程式为
C.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是17.6 MeV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
E.该核反应会有质量亏损
2016-12-08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9 . 已知氘核的比结合能是1.09 MeV,氚核的比结合能是2.78 MeV,氦核的比结合能是7.03 MeV。在某次棱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氮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B.核反应方程式为
C.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是17.6MeV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
E.该核反应会有质量亏损
2016-12-08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衡阳第八中学高三上期第六次月考物理卷
10 . 关于原子核的衰变、聚变和裂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半衰期越短,衰变越慢
B.核反应堆中插入镉棒为了增大核裂变的反应速度
C.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D.核聚变和核裂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
2016-12-08更新 | 7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