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核裂变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前核电站都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
B.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质子数减少了一个
C.某频率的入射光照射金属钠,逸出的所有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等
D.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大
2019-05-05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5月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按照德布罗意关于实物粒子波动性的假说,物质波的波长λ=
B.裂变反应中,常用慢化剂让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
C.研究光电效应实验时,所加的电压高于遏止电压时,将不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α射线、β射线来自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2019-02-21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通州区、海门市、启东三县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在增大时,电容器总是处于放电状态
B.海市蜃楼现象跟光的全反射有关,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气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越靠近海面,空气温度越低,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小
C.重核裂变发生需要用热中子来引发,而裂变产生的都是快中子,这时候需要将镉棒插得深一点来减慢中子的速度
D.阴极射线、β射线、光电流中都包含电子
2019-02-03更新 | 488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十校联考”物理试题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在中子轰击下生成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C.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
2018-10-0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训练物理试题
5 . “两弹-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的是
A.B.
C.D.
6 . 关于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变反应的条件是聚变物质的体积达到临界体积
B.发生聚变反应时的原子核必须有足够大的动能
C.我国已建成生产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前者是利用核聚变释放核能,后者是利用核裂变释放核能
D.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变成一个氚核,已知质子质量为1.0073u,中子质量为1.0087u,氚核质量为3.0180u,则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6.24Mev(1u=931.5Mev)
2018-03-19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7 . 根据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远距离输电通常通过提高电压以减少电能损耗
B.图乙所示的行李安检仪采用射线来透视安检物品
C.图丙所示的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绿色是由光的偏振引起的
D.图丁所示的核反应堆可以通过调整插入镉棒的深度来控制核反应速度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和同位素,引起了对原子构造的新探索,也包括对原子核结构的探索,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一定表现为吸引力
B.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衰变的原因
C.核反应前后,质量和电荷守恒
D.核反应堆中可以用石墨、重水和普通水作为慢化剂
2017-09-28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7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2011·云南·二模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
C.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
D.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2017-09-27更新 | 4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物理卷
10 . 1934年里约奥一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发现了放射性磷和另一种粒子,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该反应属于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C.该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核电站利用该反应来发电
D.用含有制成的磷肥喷在植物上,可用探测器测量植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
2017-08-30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三期初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