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核裂变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都来自于重核裂变
B.重核裂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所以核子数减少
C.由图可知,原子D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D.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C要放出核能
2 .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一个氢原子从n=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1种频率的的光子
C.10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5原子核没发生衰变
D.核电站利用的核能主要来源于重核的裂变
2018-07-19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3 . 关于核电站和核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
B.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
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
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
2018-07-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教育共同体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波尔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
B.康普顿效应的发现,说明了光子不但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C.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均来自于核聚变
2018-06-2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苏州新区一中高二期末复习物理试题
5 .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时,向空气中泄漏了大量碘131和铯137、钡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飘散到许多国家.有效防治核污染,合理、安全利用核能成为当今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福岛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B.铯、碘、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
C.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几厘米厚的铅板
D.137半衰期是30.17年,如果将铯137的温度降低到0 ℃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
2018-06-1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
B.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
C.图丙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工厂生产的是厚度为1mm的铝板,利用β射线来监控铝板厚度的变化
D.图丁中进行的是裂变反应
2018-04-0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两弹-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的是
A.B.
C.D.
8 . 根据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远距离输电通常通过提高电压以减少电能损耗
B.图乙所示的行李安检仪采用射线来透视安检物品
C.图丙所示的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绿色是由光的偏振引起的
D.图丁所示的核反应堆可以通过调整插入镉棒的深度来控制核反应速度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和同位素,引起了对原子构造的新探索,也包括对原子核结构的探索,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一定表现为吸引力
B.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衰变的原因
C.核反应前后,质量和电荷守恒
D.核反应堆中可以用石墨、重水和普通水作为慢化剂
2017-09-28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7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2011·云南·二模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
C.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
D.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2017-09-27更新 | 4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物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