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最管用的民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也是一次换届大会,意义重大、备受瞩目。

作为传递民声、反映民意的桥梁,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把在基层和一线调研中倾听到的群众心声、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建议、议案、提案,并提交大会…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关心什么,代表、委员就关注什么,人民群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代表、委员就为解决哪些问题提出真知灼见。此次两会,国务院相关部门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8721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5865件,共采纳4100余条。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的。

材料二   张强作为退役军人,在电力抢修、带电作业等急难险重工作岗位上坚守逾30年。他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守护万家灯火,在为百姓解难事、做好事中不断履职尽责。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强在赴北京前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为履行职责做好了充分准备。他说:“我初步准备了4项建议,可概括为‘一老一小,一站一拥’。”一老:改造老旧小区,打造颐养住区。一小:推广儿童友好城建项目。一站:鼓励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一拥:完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优待措施,强化部门协同,做好宣传引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谈谈张强的做法对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启示。
2023-04-03更新 | 408次组卷 | 3卷引用:秘籍03 主观题专练 2023年3月时政热点

2 .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再次修正立法法,新增“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明确规定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彰显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民之所盼、法之所向的价值追求。

◆立法联系点,民主大舞台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指各级人大在基层确定的协助收集和反映有关方面对立法及立法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的固定联系单位或者组织。自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设立了32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了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自此,国家主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宣传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都能通过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国家法律工作的参与者,贡献者。截至2023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就152部法律草案等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15000余条,28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基层立法联系点已经成为新时代立法工作现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张靓丽名片,彰显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

(1)基层立法联系点已经成为新时代立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张靓丽名片。结合材料,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特点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法治进行时,你我共参与

2023年以来,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惩治网暴,既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网友的热切期盼。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包括维护公民权益和网络秩序、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提供法律救济、完善综合治理措施等20条内容。该《意见》彰显司法机关、执法部门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决心,坚定了全社会打击网暴的信心。

(2)网络暴力治理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参与网络暴力治理。
2023-07-28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全面依法治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设立1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14个设区的市全覆盖,强化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30条要求和措施,并专门召开全区性的专题视频会议进行解读,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推动人民民主落实到决策、管理、监督的全过程;丰富“开门监督”形式,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使人大监督的过程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和促进发展的过程。

结合材料并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说明广西地方人大立法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4 . 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是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代表建议反映民意、汇集民智,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代表建议8314件。其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提出的建议占建议总数将近一半,建议内容涵盖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方面。认真研究办理代表提出的建议,是各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必然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于4月11日在京举行。经逐件研究分析,代表们的建议分别交由20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其中,围绕贯彻落实党甲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对代表建议反映较为集中问题的梳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了19项重点督办建议选题,父田有关部门重点研究办理,并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办理重点督办建议,成为发挥代表建议服务大局功效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代表建议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代表建议工作全流程各环节基本实现规范化、机制化,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王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代表建议工作如何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2023-07-06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卷变式训练政治与法制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