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的成绩和经验。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中国同各国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成立20多个合作平台,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启迪未来。回望共建“一带一路”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二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10年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述共建“一带一路”走的是人间正道。
(2)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如何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 长江之畔、黄河之滨、彩云之南、塞北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萦挂于心,多次强调湿地的重要性,昭示我们必须聚合法治之力,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保护和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对于湿地的保护,青年学生应该(       
①增强法治观念,有序参与湿地保护
②坚持司法公正,筑牢法治保护防线
③珍惜民主权利,直接参加湿地管理
④参与法治宣传,勇担湿地保护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2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邀请京津冀、长三角、贵州、宁夏等枢纽节点对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新技术、新理念进行经验分享,促进“东数西算”工程的创新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区流动,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有效发挥西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优势,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①在西部地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②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
③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④促进东西部数据要素流通、价值传递
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D.④→②→①→③
2023-05-01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4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可见,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应(     
①发展先进生产力,使之替代传统的生产力
②坚持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③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
④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H省加快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该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设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壮大高能科创企业群体,支持488个技术创新项目,引领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面对逆周期和跨周期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因素,超前谋划、精准施策,稳步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延续增长态势;加快建设引水工程、沿江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了该省经济稳定增长。2023年上半年,该省GDP实现同比增长5.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经济复苏回暖态势持续巩固,稳健向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H省经济发展实现稳健向好的路径。
22-23高二下·全国·期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吉林省发展指引了方向和路径。

吉林省整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着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三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医药健康、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六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在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领域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新兴产业;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推进良田、良法、良种、良机、智慧农业“四良一智”建设,打造玉米水稻、肉牛肉羊、杂粮杂豆、梅花鹿等“十大产业集群”;开通并常态化运营“长满欧”“长珲欧”班列,实行珲春对俄口岸7×24小时预约通关,将“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备案”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当场办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吉林省是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
2024-01-13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19日,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整一年,在先行先试的探索中,浙江省聚焦科技创新、数字变革,培育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让全民共享发展红利;跑出协调发展加速度,寻求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引导企业实施灵活多样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推进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试点工作,适度扩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方面的免税扣除,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打造“善行浙江”,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


运用《经济与社会》中“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绘就共同富裕新蓝图的?
2023-02-11更新 | 447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月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大会提出,在已经过去的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二位,全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23年,全省财政部门多措并举筹集财力,统筹1500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全省金融系统全面加强产融对接服务,金融部门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融资4万亿元。

广东省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挺起了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奋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海工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广东省正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广东现代化建设的新跨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广东省是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9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中合理的是(       
A.健全初次分配——增加资本收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B.压缩落后产能——增加就业人口——实现共享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C.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2023-01-30更新 | 5988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下图是2016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及投入强度情况:


注:投入强度是指投入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材料二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寻找怎样的路径?这是一个时代之问,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去回答。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同时各类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水平又有所不同;拥有起大规模市场优势,但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场景还有待进一步丰富;一些传统产业具有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着加快补齐短板等重要任务;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但仍有难题需要突破。不论面对怎样的产业现状,满足14亿多人口的多元化生产生活需要,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特点、资源禀赋条件相匹配,始终是我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探寻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
2023-04-2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