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2020年,西安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西安市加快推进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目前,全市村庄生活垃圾、污水有效治理率分别达到99%、50.8%,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到65%;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剩余5424户8769人在册贫困人口全部如期高质量脱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引导广大群众感恩奋进,全面增强脱贫增收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西安市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西安市的做法贯彻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实供应充裕、市场稳定。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痛点”。如,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粮农的户均规模仅7亩。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土地用于支持城镇化和工业化,而务农效益差也导致大量农业人员进城务工,撂荒面积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农业真正的现代化需要优质人才储备,但农民缺少应用技术的专业和识、农业科技人才后备乏力。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种子需求大国,但我国种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种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特定作物受贸易摩擦影响风险大,如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6%。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疏通粮食安全的“痛点”,助推乡村振兴。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一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指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科学谋划,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

材料二   解决贫困问题,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福建宁德用20多年的时间,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立足闽东资源实际,“大念山海经”、推广“种养加”,大力发展特色农渔产业和生态旅游。通过政府补助,整合搬迁资金“挪穷窝”,相结合;通过将产业发展推向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创造出扶贫工作的“宁德模式”。


请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扶贫工作的依据,并分析“宁德模式”是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的。
2020-06-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大庆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出台的《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当前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痛点在哪里,如何把发展的痛点转变为改革的着力点是各地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黑龙江省实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技术创新水平低。金融、房地产的非常态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工业中能源工业比重过大,传统产业表退过快,新兴产业的发育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表退所带来的缺口。黑龙江全省第二产业的国税宏现税负为12.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1个百分点。涉企收费中,政府部门直接面向企业的收费降低,但评估、评价等中介服务收费偏高,一些隐性费用依然存在。融资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等都在“水涨船高”。此外,许多产品供需不对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解决黑龙江实体经济发展有哪些着力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