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2024年4月18日,湖北省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推进家电“换智”,研究出台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方案,支持家电生产、销售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完善“线上+线下、产品+服务、零售+体验”等模式,力争2024年全省家电以旧换新100万台。这一政策的作用路径是(     
①优化“以旧换新”消费环境
②扩大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需求
③助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④提振居民“以旧换新”意愿
⑤提高家电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⑥智能家电全面取代传统家电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⑥→②→③D.①→②→⑤→③
2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需要贯彻创新理念,将创新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
②有助于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需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④有助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完善收入分配格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我国新能源车生产958.7 万辆,同比增长35.8%,销售949.5 万辆,同比增长37.9%。 我国新能源车持续较快增长,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多年来,为优化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国政府相继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新能源车发展壮大过程中,政府还采取了购车补贴、减税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多年来,我国新能源车相关企业坚持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性能和品质有了极大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跃升。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车还通过出口和本地化生产两条路径推进全球化战略。某车企不满足于在国内新能源车的最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相继在乌兹别克斯坦与本地车企合资生产新能源车,在印尼与泰国分别投资建设新能源车工厂。2024年1月,该企业在匈牙利建设其首个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工厂,此举既提高自身产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又积极应对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

当前,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国新能源车正快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新能源车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
4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要求的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这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     
①摆脱传统生产力束缚,促进生产力跃进
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
③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④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3年以来,某乡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增收模式。大酒务头村建设蔬菜配棚,引进公司发展白羽肉鸡养殖,村集体经济增收38万元:西细庄村以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利用成熟的蛋鸡养殖技术,带动全村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该乡的成功在于(     
①变革农村经济制度,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③以产业发展为主线,拓宽乡村振兴路径
④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4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曾是八路军钢八连在朱村战斗的发生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考察,作出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十年来,在各方合力作用下,以红色朱村发展为核心,联动周边9个村居,聚力打造“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新“片区党委引导+村集体运营+企业经营+村民分红”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立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水系、明清古居等资源优势,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年可实现村集体旅游收入50万元,村民分红20万元;大力发展柳编产业,村民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出百余种编织方法,生产的柳编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量身打造“好日子”片区公共服务清单,实现民生设施全覆盖,让村民“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一公里全覆盖’’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如今朱村实现了社会治理高效、生活环境宜居、公共服务均等、乡风文明向上的“好日子’’成果共亭格局。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朱村十年蝶变“好日子”的发展路径。
7 . 某区创新实施“一村一品,组团赋能”的产业发展格局,整合自然资源、产业特色、传统文化等优势资源,探索出旅游、产业、文化齐发力的振兴新路径,推动了传统“农旅+”向“农文旅+”迭代升级。这一探索(     
①旨在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②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能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③加强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④深入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链,以文旅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资央企积极响应,在140个共建国家参与投资合作项目5000多个,金额超过万亿美元,在推动共建国家互联互通、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中央企业也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国际化经营取得新成效。材料表明(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控制力不断增强
③我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中央企业在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了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全国碳达峰行动方案之外,还要重视企业以及全社会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下列推导路径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     )
①适度减少资本在能源行业的投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绿色技术
②推动企业面向市场→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提升企业发展活力→降低能源消耗
③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减少碳排放→提高企业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绿色发展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出台《碳排放权交易办法》→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词汇。下列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     
①淘汰传统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②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产业集群
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依托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