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02 经济与社会
广东 高三 二模 2024-05-26 4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法律与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此后,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同时,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②是基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说明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能为我国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下图为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我国分经济类型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情况。由此可推出,2023年我国(     

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减弱
②股份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③外资企业受国际环境影响的冲击力较大
④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一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有力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这说明(     
①我国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党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国家职能,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
③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
④新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2023年,我国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央企的重要增长点。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的影响路径传导正确的有(       
①扩大国有企业规模——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③调整国有资本结构——提高国有经济效益——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
④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2023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方面回应了民营经济各类关切。关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举措,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减轻民营企业负担→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②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③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发挥民营经济主导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④完善监管执法体系→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 1—12 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857306.1亿元,同比增长3.6%;利润总额 46332.8亿元,同比增长7.4%。结合下图,可以判断出(     

①近两年,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波动,但总体趋势向好
②2022年国有企业的控制力渐趋衰弱,企业规模逐月缩小
③2022年国有企业利润降幅不断扩大,利润总额持续下降
④2023年国有企业运行保持稳中有进,利润总额稳定增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把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开创工商联事业发展新局面。”2023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肯定了全国工商联作出的重要贡献,阐明了工商联工作的意义、方向、主题、任务,为做好新时代工商联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重视巩固和发展自身的执政基础
②党的领导要细化到民企管理的具体职责中去
③工商联合会是决定民企重大事务的权力机构
④工商联应聚焦发展大局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要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样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表明,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     
①建设高标准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其提质扩容
②着力培育养老型龙头企业,实现层次化发展
③催生智慧养老新业态,让老人更好安享晚年
④塑造养老品牌,让品牌形成的有形资产增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材料一   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国建设银行S市分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着力打好“加减乘除”金融组合拳,全面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赋能民营经济“加速跑”。全面开展信贷服务,创新融资产品、加大金融供给等举措, 引金融活水“栽树”,助民营企业“成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绿色环保产业,扶持民营经济进入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

材料二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很多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某些国家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不断加码对华核心技术出口管制措施,无理打压中国企业。面对打压,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勇于担当作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加强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主;拓宽业务范围,在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等领域找到了新的出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该分行是如何用金融组合拳赋能民营经济“加速跑”的。
(2)民营科技企业要扛起职责使命,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中书写企业担当。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占2022年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第一批)近90%,占科技创新成果70%,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约95%2023年广东民营经济主体总量突破1700万,位居全国第一,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96%以上,贡献了80%的新增就业。截至20239月,广东省共有6204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帮扶项目6670个。广东已连续4年荣获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材料二   广东省S市为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多部法规;成立创客法律中心,提供企业“初创—发展—上市”等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在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上开通“公共法律服务专区”,让近200万企业用户足不出户可办理律师咨询、核验、公证服务等7大板块业务;推行精准高效涉企执法检查新要求,大力推广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探索完善行政争议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健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衔接机制,2023年行政复议工作全年办理涉企涉商案件2400余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广东省为什么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法治知识,分析S市是如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淄博烧烤的爆火,再一次带火了“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俗称“摆地摊”,亦即在公共空间流动性经营的行为,城镇中一种非正式的经济形势。曾经受我国市场监管的严格化趋势以及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我国“地摊经济”的发展规模一度受到限制。但随着形势的逐渐好转,我国旅游业的回暖再一次推动了“地摊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摊经济的经营模式也在逐渐改变和创新。现代的地摊经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小摊贩,而是涵盖了多种形式,如流动摊位、网络销售等。这些新的经营模式为地摊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地摊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材料二   2023年,淄博迅速出圈,这座人口约470万的城市,凭借特色烧烤,在“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固有认知外,贴上“文旅”和“网红”标签。流量来得快,退得也快。在“五一”大火之后的四五个月,尤其去年国庆长假之后,淄博迅速走到冷热交替的分水岭。有出租车司机一夜收入骤降,不少烧烤店门可罗雀……彼时,舆论场充斥着“淄博凉了”的声音。“每个城市都有可能因为某个突然的原因而爆火,所以火起来具有一定偶然性。但能不能让热度持续,才是对这个城市真正的考量。”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所学知识,分析政府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并综合运用所学政治知识,以城市旅游业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明确;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相关知识。)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耕地生产和一产的范畴,要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产业融合发展,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材料二   执法机关收到A公司的举报信,称B公司在多家电商平台均开设了店铺,销售与其产品相近似的“智能除甲醛变色果冻”,请求查处。经查,A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较为流行,知名度比较高。B公司为牟利不顾侵权在多家电商网站分别开设店铺,销售与A公司相近似的智能除甲醛变色果冻”。该产品与A公司产品在商品名称构图要素、排列位置等要素均相近似,且该产品网店销售页面与权利人网店销售页面宣传内容亦相近似,造成消费者误认。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2)结合材料二,运用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的知识,评析B公司的行为。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确定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要求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两方面操作。据此,下列传导关系正确的是(     
①实施普惠金融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税费成本→增强企业盈利预期→提振市场活力
②降低消费贷款利率→激发居民消费贷款→增加居民消费需求量→降低恩格尔系数
③保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缓解融资难题→畅通生产链和产业链→稳定实体经济
④实施科技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增强科技企业内生动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等六个部分。下列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树立大食物观→拓展食物来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筑牢食物安全底线
②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多渠道就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③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增加专家下乡服务→提升科技动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④强化产业政策引领→县乡镇村功能衔接互补→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2012-2022年中国制造业发展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06年时达到32.5%峰值,美、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比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都是在迈入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发生的。)
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稳步增加,制造大国地位巩固
②我国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我国还需加大制造业的创新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④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总体下降,我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经济与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词汇。下列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     
①淘汰传统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②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产业集群
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依托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促进广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此,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构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区域协同立法运行机制→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环境
②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③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国内外循环发展新格局
④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效能→以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随着我国“以竹代塑”政策的落地,南平市对接科研院所,攻关新产品研发;深入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倡导竹产品绿色消费;形成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艺等多个特色产业,产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一根竹”“挑”起群众的美好生活,竹产业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以下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坚持创新发展→研发竹业新产品→为“以竹代塑”发展提供动力
②贯彻绿色发展→带动了竹产品消费→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统一
③推动共享发展→特色竹产品远销全球→解决了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④贯彻协调发展→竹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解决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