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9 道试题

1 . 东数西算,重构数字版图。基于算力对能源的高度依赖,2022年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如下图所示,旨在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让西部算力资源更好支撑东部数据运算,为数字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东数西算”工程(     
①符合比较优势,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区域产业分工
②有利于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③利用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弥补市场资源配置的失灵
④提升西部在算力产业链中优势地位和附加值比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材料表明(     
①“重构数字版图”有助于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对算力的重视缘于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已逐步改变
③“东数西算”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④政府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旨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东数西算”构建的“东数”与“西算”的联系,是一种人为联系
B.“东数”与“西算”作为矛盾统一体,“西算”是其中的主要矛盾
C.“东数西算”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D.就“新型算力网络体系”而言,“东数”与“西算”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24-04-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亚区域绿色科技发展行动计划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上正式发布,旨在充分利用中国和中亚各国在生态治理、高效节水农业、粮食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生态退化、环境危机等巨大挑战。上述行动计划(     
①说明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②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家比较优势
③有利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④有利于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沿线国家的发展能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2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18年—2022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约2800亿,复合增长率为9.3%;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推进,交通行业数据资产已经成为最具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数字经济新赛道之一。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政府产业政策在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②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激发交通行业发展新动能
③交通行业的不断升级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④科技创新赋能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2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4年1月,重庆两会胜利召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2023年,重庆市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部署实施“十项行动”,打表推进“四张清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①是建设现代化重庆的首要任务             ②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③旨在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④能够增强区域发展的联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重庆市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5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7%,“愉快保”参保人数超过620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这表明,重庆市
①按照织密网的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②不断筑牢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最大程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④完善收入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2018年-2023年重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数据如下图表所示(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局),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注:2018年至2023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3:1下降为2.28:1。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66.33.98.32.66.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9.29.66.69.75.55.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8.48.75.48.74.64.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99.88.110.66.77.8
①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符合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有利于扩大消费
④城乡居民收入比趋于下降,根本原因在于完善了分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调研政治试题(三)
6 . “东数西算”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都是跨大区域的全国性工程,区别在于“东数西算”指向的是数字化领域。图1示意我国“东数西算”产业集群分布,图2示意“东数西算”能带动的相关产业链。结合图1、图2可知“东数西算”工程(     

①将助力我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将为我国西部带来新的投资和产业转型机遇
③将导致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④将推动国家完善数据资源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上层建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政治(四)
7 . 今年春节,京东、天猫上人们普遍把智能设备、户外装备、节能家电、无糖糕点、低脂零食等加入年货购物车;携程上热门景点、特色民宿一票难求;美团上不少餐饮店都推出了“小份菜”,满足顾客需要,销量可观。可见(     
①我国形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②消费者观念转变,绿色健康消费深入人心
③商家要把关注消费动向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
④平台经济为消费者和商品供应者提供了便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政治(四)
8 .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在于“新”和“质”,主要强调创造新财富的新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质量标准。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科技攻关水平→掌握前沿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③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推动产学研一体
④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赢得发展主动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6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甲乙两地相互毗邻,丙丁两地相互毗邻。同一时期,四地的经济发展调查数据如图所示:

注:互补产业是指不同地区之间产业要素的相互补偿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对图中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
①与丙丁相比,甲乙两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更高
②丙地的平均菜价较低,说明丙地在蔬菜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③标准不一、流通不畅、市场分割等因素,可以解释丙丁的情况
④与甲乙相比,丙丁平均菜价和平均工资、产业数量关联性更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

材料一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是衡量一个国家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经费投入的重要指标,能衡量一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总体实力。图4、图5为我国相关数据:

材料二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实中,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科技创新门槛,让大量民营市场化资本不肯、不愿、不敢积极迈向创新大门。近年来,保监会积极推进科技保险,各大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精准化险种,把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相关活动中的经济损失纳入商业保险范畴。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和相关激励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1)解读材料一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等科技金融政策将助推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和有关经济知识,阐明该政策发挥效应的过程。
2024-03-14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政治(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