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2023年以来,海南省定安县采用“政府+村集体+农户”模式,以盘活闲置用地、提升集体经济效益为导向,推进2023庭院经济项目,打造集种植生产、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庭院经济示范县。定安县此举(     
①是为了加快培育乡村富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②是为了提高农户的转移性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③有助于提升集体经济的地位,加速高质量发展步伐
④有助于推动产业间融合发展,带动农户创收和增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下列做法能够把“蛋糕”分好的是(     
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②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的生产要素收入
③发挥再分配基础作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
④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5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2年,开放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中国服务加速在全球落地。《世界开放报告2022》显示,中国开放指数提高了5.6%,排名上升8位,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我国(       
①提高外商准入门槛,吸引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②把外资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④加快构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2年2月,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地区。东数西算有利于(       
A.虚拟经济全面替代传统经济B.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C.推动区域协调发展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经济发展迅猛,为何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江苏聚焦数实融合,持续以数字经济新引擎,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打造高质量发展“关键增量”。江苏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与上海、浙江等地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协同,促进了整个区域的经济繁荣。江苏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扩大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江苏省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实践中创造新业绩。

第一,四川加快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连续举办科博会、海科会等促进科技成果交流转化;参与承担了大飞机、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孕育诞生了歼20、“嫦娥五号”探测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我国第一座“人造太阳”等大国重器。十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是2012年的7.4倍;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3万亿元,是2012年的2.8倍。

第二,全省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板块,并以交通先行带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四川持续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实施九大具体行动:重点工程造林、森林质量提升、长江廊道造林、草原生态修复、荒漠生态治理、森林城市建设、绿色家园建设、多彩通道建设、生态成果保护。“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5593万亩。

第四,四川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着力构建立体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一跃成为“开放高地”。

第五,十年来,四川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均预期寿命从75.2岁提高到77.9岁;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80元、7432元增至41444元、17575元,均实现翻番,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

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四川这十年是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的。
2023-11-29更新 | 826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政治试题
7 .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实体经济是因为(       
①实体经济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③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 .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日益错综复杂。习近平主席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当(       
①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②建立完全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阻断应对外部经济波动
③立足自给自足,加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④强化开放合作,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习近平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新时代,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说明(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树立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已经形成            
④全体人民同步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职称评定“对长期扎根远郊区或基层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支持农业人才“将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可以(     
①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完善我国分配制度          
②弘扬劳动精神,体现社会对农业劳动的尊重
③引导优秀人才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④推动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