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规划和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二是坚持合作共赢。集聚全球生物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推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实现生物经济效益互利共赢。三是坚持造福人民。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客观规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等。


从“坚持新发展理念”的角度,说明《规划》所提关于生物经济发展的原则的正确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五”期间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注:投资、消费、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全球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约为75%,其中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利用我国优势,畅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内循环,同时中国也继续作为世界市场、世界工厂,实现外循环,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加直播带货、在线教育、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新业态新模式不仅能够通过数据的收集、计算、模拟,反馈等创造出更多的新市场、新需求,而且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对冲行业压力、带动经济复苏、支撑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业态新模式是如何通过扩大消费需求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
2022-01-2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要求会更加刚性。”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近日表示,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产业和碳排放重点行业,应强化对碳减排共识。将挑战转化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下列举措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宣传绿色消费理念→用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助力碳达峰
②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减少碳排放
③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助力碳中和
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变革→提高钢铁企业准入门槛→实现零排放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2-01-23更新 | 47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材料一   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以下两图为近年我国人口情况及变化(部分):


材料二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市场经济先发地的T市,致力于打造共同富裕的先行样本:“一件事”证照联办、全流程帮办,创业者直呼“方便”。2020年,该市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7%;锚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之都的目标,对标工业4.0制造体系,加快打造数字基建创新未来产业、智能工厂、现代园区;深化山海协作、城乡融合、走深走实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荣的协作之路,进一步畅通要素流动和经济循环;打造温暖救助“共同体”,通过举办公益创投大赛,培育孵化社会力量参与帮扶,促成乡贤、商会等认领困难群众救助项目;2020年,帮助2.71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投入低保资金4.38亿元,医疗救助7.16万人,结对城乡教育共同体超300所。


(1)依据材料概括当前我国人口情况存在的问题,并简述其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来推进共同富裕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2016~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相关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19.120.522.123.324.3
煤炭消费链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62.260.659.057.756.8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91.28153.40260.78380.87492.02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
A.生态环境逐步好转B.煤炭消费量下降推动绿色发展
C.绿色发展理念有所体现D.清洁能源消费推动了创新发展
2022-01-11更新 | 6884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对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进行了明确,政策执行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是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大力度减税的重要体现。总体上看,此次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重点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普惠性实质性降税。这次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减税惠及1798万家企业,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中98%是民营企业。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主体都能够从这一政策中受惠。二是实打实,硬碰硬,增强企业获得感。年应纳税所得不超过300万的企业税负降低50%以上。三是切实可行、简明易行。通过扩范围,加力度,直接降低实际税负,增强小微企业享受优惠的确定性和便捷度,减少税收遵从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更好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关键性作用。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并分析财政部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经济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战略抓手,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从产品大国向品牌大国跨越的40年,也是中国制造向时中国创造转变的40年。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到现在“世界500强”拥有120个席位,中国品牌因改革而兴,因开放而兴,与发展同步,与时代同行。但相比国际知名品牌,中国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品牌评价体系中,也存在行业集中度高、评估维度精确性弱、评价方法偏于单一等问题,尚难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企业实践需求公众消费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如何通过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庄严地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9 . 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推断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长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6-09更新 | 7268次组卷 | 59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