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时间见证非凡,奋斗续写华章。凝望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十年的时光不过短暂一瞬;环顾中国大地的沧桑巨变,这非凡的十年注定载入史册。

材料一   从2012到2022这十年,“人民至上”成为鲜明的时代强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

材料二   从2012到2022这十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6亿户,带动就业近3亿人,成为经济发展动力源;我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水耗强度分别下降26.4%、34.4%、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58%;实现了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4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近3700万老年人正在享受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非凡十年成就背后的成功密码。

材料三   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
2023-01-10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     
A.社会公平正义问题B.发展动力问题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D.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3 . 快速发展的中国,既要有效满足人民更多出行需求,又渴望更多地拥抱世界。北京城也亟待打开新空间,建设国际交往新门户。201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建设新机场。经历数年选址论证和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一组组数据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北京进行大兴机场的建设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2023-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2年7月31日,中国算力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半年来,算力应用需求进一步释放,中西部产业赋能效益明显显现,算力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升级,全国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东数西算”工程建设(     
①解决了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③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
④促进算力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1-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5 .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材料一   下图为“2015年至2022年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单位:万辆)”。


注:①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所占的份额已达67.2%。②图表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1)指出材料一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的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实体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23-01-09更新 | 545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2年6月24日,天津首个碳普惠小程序“津碳行”正式上线。“津碳行”联合天津本地生活商户、企业,提供更多商户资源和权益,天津市民可以通过步行、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获得碳积分并计入个人碳账户,并用来兑换纪念品或权益。天津个人碳账户建设(     
①以市场化手段带动消费端减碳,引导市民绿色低碳生活
②激发市民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确保碳减排目标实现
③借助平台实现多方链接,通过需求侧牵引供给侧改革
④通过供给端减少碳排放,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19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在阐述2019年工作时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②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③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④必须把改革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1-0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境一   2016年以来,中央层面共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在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

情境二   河南省栾川县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挖掘境内丰富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并在景区周边建成苗木花卉种植园、农业观光游示范点等,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实现脱贫致富。

情境三 陕西省柞水县种植木耳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县与科研单位合作,成功培育木耳新品种,推广栽培新模式,使其产量大、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小木耳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耳朵”。


贯彻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成效显著,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填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_______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问题;______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_______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_______问题。
2023-01-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       非凡十年       非凡成就

党的十八大召开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非凡十年非凡成就。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请你以大会发言人的身份,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题,列出发言提纲。

材料二       变与不变

十九大报告

二十大报告

关于人民生活

到二O三五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到二O三五年,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关于居民收入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

关于城乡差距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关于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改变的背后是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改变。
(3)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如何理解不变。

10 . “数字”触角日益延伸至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助力发展新画卷,深刻改变着我们生活。

材料一   


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万亿元)全国GDP规模(万亿元)—占GDP比重(%)

注: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60万亿元,GDP占比超过50%。我国农业的数字化渗透率不到10%,工业的数字化渗透率在20%,第三产业的渗透率接近40%。数字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5.9%,显著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速。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数字经济规模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区域对比情况:

50%以上45%-50%30%-40%
重庆 北京 上海广东 浙江 江苏 福建湖北 辽宁 河北 四川 广西 江西 贵州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十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经济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借助电商直播,陕西柞水木耳、山西大同黄花等农产品走出大山,依托数字化技术,传统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变。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费,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智慧便利生活的边界,展现出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强大影响力、创造力。发展数字经济既有助于打通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链的众多环节,又可以持续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催化传统制造业“数字蝶变”。数字经济通过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管理场景、交易背景和技术情景,能够实现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供重要支撑。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2)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   数字中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和政府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我国数字经济。陆续出台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基础性法律伴随着数字中国建设从起步到发展,网络空间法治化持续推进,数字法治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我国在世界最早成立了互联网法院,最先出台在线诉讼规则,审理了大量涉数字经济新类型案件。从“24小时不打烊”的政府服务到行政执法综合监管平台共享数据的应用,数字政府建设创新了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掌上办”“指尖办”已经成为各地政务服务的标配。天津滨海新区通过打通多个平台,实现执法人员使用一个平台一次填报,多平台共享执法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3)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