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央行创设的新型金融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举措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①改善绿色融资环境→减轻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贷款成本→提高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的经济效益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提供支持→提升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竞争力
③发挥央行政策示范效应→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④提高碳减排贷款发放的公平性→为中小型低碳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更有力促进企业低碳转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6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1127号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态红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要坚持省级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维护国家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做出贡献。沿江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久久为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4-01-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共同体第二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就是在当代科技进步条件下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产生的具有新的性质、新的属性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       )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实现集约发展
②大力培育未来产业,逐步淘汰传统产业
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兴产业
④注重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性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H省为全面贯彻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打造国家制造业高地;加大金融和财税支持力度,助力企业稳岗拓岗,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外贸扩容提质,鼓励外贸业态创新发展,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H省是如何全面贯彻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

材料二   2023 年10月,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在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提出这一重大倡议的初心是顺应时代的主题、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美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开拓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开辟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广阔的道路。习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在下一个十年,各方将会继续深化合作,借助合作平台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更加强劲,科技水平也将大幅跃升,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必将占据有利席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彰显的时代价值。
(3)“一带一路”文明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共建国家间的人文交流不断丰富和深入,拉近了共建国家民众心与心的距离,也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持续推向深入。但是仍有个别国家炮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假如你是参与此次论坛中国媒体人,请运用文化知识,写一篇相关的新闻评论。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 200-25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蛟龙”潜海、“双龙”探极、“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然而,我国当前制造业短板依然突出: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还较为突出;部分核心装备、器件和材料等关键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先进制造业的产值贡献不够明显,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高能耗、低能效”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崛起以及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推进,制造业外迁呈现扩大态势,制造业出口面临双重挤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收入情况(部分)入下表所示。
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2021年8.1万元4.74万元1.89万元2.5
2017年5.96万元3.64万元1.34万元2.77
由此可以推断(     
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得到落实
②收入差距越小越能够促进经济的中高速发展
③国家经济发展是居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前提
④国家注重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这为发展特色县域文旅产业指明了大方向。发展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提供高质量的文旅供给→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②发展文旅绿色产业→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③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城镇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④发展中西部文旅产业→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东、中、西同步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5更新 | 1009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8 . 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区,以及中信银行等多家企业,陆续推出个人碳账户,用数字化手段将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产生的碳减排情况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平台企业收集个人的碳减排量,打包卖给需要碳减排量的企业,再用碳交易的收入反哺用户,比如提供商品折扣、消费卡等。个人碳账户(       
①有利于加强供给端碳减排,助力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②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为公众参与减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
③有利于增强需要碳减排量的企业减排的自觉性,以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④通过对消费者的减排的正向激励,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59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6.53万家;1-6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12.85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6.92亿元,基金支付16.16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60.0%。我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实施和发展表明(     
①社保体系覆盖面持续扩大,办理手续简单便捷
②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多层次社保体系已经健全
③创新、协调和绿色的发展新理念不断贯彻落实
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材料一   小小的大荔冬枣成为走出国门的“金果果”,蒋家坪的一座座富硒茶山是帮助群众走上致富大道的“绿色富矿”……这一个个事例是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诠释。在河南,陆上、空中、网上三条丝绸之路,联通了196个国家和地区,织起了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一年的跨境电商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在重庆,三大国际贸易物流通道架起互联互通桥梁,近40条中欧班列线路,辐射国内59个铁路站点和29个港口,通达亚欧近百个城市。十年间,中西部地区开行的中欧班列达到44559列,占到全国的75%,联通了欧洲24个国家;新开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超过130条,占到新开通国际航线的60%以上,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机场国际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

材料二   “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就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例如,老挝人民在中国专家和近两万名技术工人的帮助下,成功建设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医院、学校、发电厂,修筑了绵延千里、穿越山川大河的中老铁路,让老挝跨入“高铁时代”。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可帮助3400多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其中2940万人生活在沿线国家和地区。除了在对抗贫困方面的突出贡献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危急时刻,中国政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协调防疫机制、共享防疫信息,为多国提供医疗物资、技术设备,派出多批医疗队伍支援防疫工作,帮助这些国家应对疫情挑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拥护和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