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11月我国部分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农产品食用油籽水果水产品畜产品食用植物油
进口606.2亿美元171.8亿美元219.1亿美元418.7亿美元98.4亿美元
出口16.5亿美元61.4亿美元32.9亿美元55.2亿美元2.7亿美元

注:我国谷物和谷物相关产品的进口量从2012年的139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6540万吨,增长了五倍;棉花净进口规模由2016年的89.44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93.67万吨。

材料二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耕地生产和一产的范畴,要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农业观体现了大粮食思维和大食物观,即不仅要关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要关注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还要关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通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应如何通过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   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情况。


总量(单位: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比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30782.9

10.1%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基础性研究经费

2023.5

11.4%

6.57%

应用研究经费

3482.5

10.7%

11.3%

试验发展经费

25276.9

9.9%

82.1%

注:2022年法国、意大利和新加坡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均超过20%,英国和美国高于15%。

材料二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针对这一产业里的“卡脖子”问题,L公司以产业的核心技术需求导向,对标国际最先进水平,联合国内知名的科研院单位,从立项到变成产品的全链条,科研单位都深度参与。3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45亿元,截至2023年6月,该公司累计提交专利申请7,593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80%。最终,该公司在2023年7月,正式宣布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从依赖进口到世界领先,从国产替代到全球化,“中国智造”正在向全球医学影像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迸发出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L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有何启示。
3 .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2023 年前三季度某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6万亿元,其中出口4.04万亿元,增长3.9%。以下是出口增长的部分情况:
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拉美中东非洲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
2.8%9.6%10.3%12.4%4.3倍20.6%29.6%
据此可以推断出该省(     
①制造业分工日益精细化,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②重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走出去”的规模扩大
③坚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增强了对外贸易韧性
④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某铝业公司以前在铝电解熔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灰“埋不了、烧不净、没人要”,现在依靠新技术每年能在铝灰中回收氧化铝约2万吨,创造价值2000万元以上;在安徽宿州,漂浮式光伏电站让“废水”变成全新的电站载体,实现了采煤沉陷区的“变废为宝”。这些成功做法启示我们(     
①绿色低碳转型是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主要途径
②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能够增强发展的潜力后劲
③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④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7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实体经济是因为(       
①实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实体经济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④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 .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9%,较上年全年回升0.9个百分点。接下来,川渝两地将坚持“川渝一盘棋”理念,加力谋划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两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需要(       
①践行协调理念,积极推进城乡共同发展   
②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加强区域合作,协力展开核心技术攻关   
④加强科技创新,增强川渝两地发展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4高一上·四川达州·期末
7 . 2023年9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指出:2022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经费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9.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升。央企新兴产业投资保持高位水平,占总投资规模比重超过20%,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新能源汽车、通信电子制造等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速。这表明(     
①中央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②中央企业切实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创新能力
③中央企业的总资产增加,在社会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
④中央企业优化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注重新兴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下表是1978年、2000年和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情况:

恩格尔系数(年份)

全国

城镇

农村

1978年

63.9%

57.5%

67.7%

2000年

42.2%

38.6%

48.3%

2022年

30.5%

29.5%

33.0%

从图表数据可以推断出,我国(       
①居民食品支出不断减少                      
②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③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④居民收入差距总体扩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代以来,从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屈辱落后到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沧桑巨变。当前,中国已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有效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开放体系,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结合材料,阐述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024-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一)
10 . 2022年,F省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夯实筑牢工业“压舱石”,消费成逆势增长“强引擎”,投资“马车”蹄疾步稳,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过5万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8。要继续保持经济提质增量的良好发展势头,应该(     
①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加大财政对居民消费的补贴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升级消费结构→拉动消费增长
③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鼓励生产要素投入→扩大房地产规模→提升经济总量
④鼓励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培育新动能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