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新时代,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空前提升,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2-2020年,我国GDP和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分别如图表一、二所示。


   

材料二   当前,面对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世界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找到有效应时途径,需要各国加强协调,共同加强全球科技治理。作为开展最前沿研究“超级平台”的各类大科学装置,对资金投入要求高,需要多国共建。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被誉为“中国神草”的菌草,帮助发展中国家开辟出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的新路径。中国已参与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积极为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技术发展规则的改革完善贡献力量。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一、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论证中国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合理性。
2023-05-26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测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对此,有专家提出了三点建议:

聚力“点上突破”。利用好完备产业体系、巨大内需市场和强大动员组织能力等综合优势,集中优质创新要素和主体,加速“卡脖子”点上的突破。

强化“链上协同”。上下游循环畅通、产学研协同联动、大中小融通发展,建立多方参与的技术攻关联盟组织,让更多创新型企业放手一搏。

注重“面上提升”。政府要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统筹和规划,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规避产业链过度集中部署带来的风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专家建议对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的积极作用。
2023-03-16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云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现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但这已是自2004以来,又连续19年以农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要扎实继续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材料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某村盘活“沉睡”土地,加速土地规模适度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鼓励承包农户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土地流转,以项目带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牵头发展农业,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举办乡村大讲堂,分享最新农业资讯;成立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牛养殖大棚和生猪繁殖场,吸纳村民入股;硬化出村路,修建冷库,与外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积极引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逐步形成产业强、环境优、家园好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年,该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对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4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难题。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的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1)材料反映的问题要求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发展理念?
(2)我们应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超越GDP排在其前面的广东、江苏等地,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经验”再次惊艳全国。浙江省极具前瞻性地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迅猛发展。“浙大富”不仅富还在于全体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次于上海,以至于“浙江农村有多豪华”词条曾冲上热搜;推动沿海发达地区与偏远落后地区结对帮扶,深度推广“山海协作”。


结合材料,从“坚持新发展理念”角度,分析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经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据统计,截止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接近2.5亿,约有4000多万失能老年人,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高达600多万,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才30万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企业在规模化、连锁化运营方面不够,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的品牌化意识不强,质量尚待提升;老年人消费上当受骗的新闻频现,安全可靠放心的消费环境亟待构建。对此,政府部门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寓监管于服务当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智能居家养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目前,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上有落后、中游崛起、下有发达。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应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加快集约发展,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保障生态脆弱和农业核心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其他地区大致相当,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黄河流域各地应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