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为“消费提振年”。湖南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印发《落实“稳增长”20条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力争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增长7%以上。加大促消费活动和消费补贴力度;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引导,扩大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文旅消费、农村消费和服务消费等;加快创建新消费场景和平台建设,支持长沙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其他市州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等;加大对商贸企业和品牌支持力度,推动品牌消费,打造会展经济品牌,落实实体经济帮扶政策。2023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22.22亿元,同比增长6.6%;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3%;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29%。

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湖南省政府重视消费市场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信阳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一体化发展道路,描绘了乡村发展的新图景。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23元,增长8.0%,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至1.94:1。

信阳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实现绿色高效种养,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信阳毛尖”等品牌名片,带动就业创业,依托大别山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培育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建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基层社保服务平台,为返乡创业人士提供培训辅导、贷款支持、孵化培养等“一站式”服务。深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举措是如何推动信阳市乡村发展的。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产业模式长期以来是以重工业、传统制造业等为主导。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发展格局变化,东北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等重要任务。近年来,黑龙江推出了《关于新时代加快推动创新龙江建设的意见》等政策,厚植新质生产力释放振兴新动能。工大卫星5G通信试验卫星研制并成功发射入轨,商业卫星覆盖国内20%的市场份额;雷达、半导体材料、激光通信、传感器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从无垠宇宙到万里深海,“祝融号”火星车移动系统、“蛟龙号”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奋斗者”号推进器、海水泵……这些龙江“智造”在举世瞩目的国家重大工程中熠熠闪光,助力实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资料卡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如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4 . 《202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二位,全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成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一张闪亮名片。

2023年,全省财政部门多措并举筹集财力,统筹1500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全省金融系统全面加强产融对接服务,金融部门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融资4万亿元。

制造业既是广东厚实的“家当”,也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根基。新征程上,要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聚集资源力量把制造业这个“当家”产业做优做强做大,为“再造一个新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广东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2023-10-09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篇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

材料一


材料二   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4亿人、2.9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覆盖96.8%人口……经过不懈努力,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责任共担、互助共济、权益保障等方面均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总体上呈现出重城市轻乡村、重体制内轻体制外、重经济保障轻服务保障、重基本保障轻补充保障、重政府与单位责任轻个人责任、重地方利益轻国家利益等结构性失衡现象。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破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结构性问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南始终牢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和殷殷嘱托。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洛阳、郑州、开封等地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和经济发展;坚持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和黄河湿地公园群,两岸生态环境发生巨变,黄河正成为中原大地的“绿色飘带”;成立黄河实验室,初步建成孪生数字黄河,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治水的倍增、赋能作用;吸引国内外企业纷纷投资入驻,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流域内的制造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产业发展均居全省前列;沿黄两岸的村庄大力发展有机菌菜、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沿黄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河南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7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午不食”“早睡早起”…...这些曾经中国人的生活日常如今被彻底打破。夜宴夜饮.夜购.夜读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夜经济应运而生,成为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上海:餐饮、文旅、企融、数字平台多元互动,助推夜经济成为上海消费新的增长极。浦发银行推出“浦发66夜生活消费券”,覆盖前滩太古里等近20个商场、超500家商户,最高可享166元优惠,给用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消费支撑和“一站式”优惠。

浙江:为推动夜经济行稳致远,浙江多地统筹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综合服务。如永康市东城街道与国网供电公司成立“夜间经济”联合服务保障组,对辖区夜市用水用电安全等开展常态化巡查,切实做到让居民安心消费,让商家安心经营。

天津:加快打造“夜津城”品牌,重点培育夜生活文化,挖掘“夜津城”背后的人物故事和奋斗梦想。联合微信视频号发起“夜游天津老店”直播计划,通过“短视频十直摇”培训、流量扶持,展示天津老店的人文故事,宁护城市匠人精神,致敬津城夜归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打造好夜经济这把金钥匙?
2023-09-13更新 | 42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将共富工坊列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第一批典型经验。共富工坊,是由村(社区)、企业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利用闲置房屋土地等创办工坊,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降低企业生产用工用地成本,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共富工坊实践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运营管理公司、经济合作联社等经营主体,坚持企业所需、因坊施策,依托结对企业提供兜底运营;政府搭建“县级中心+乡镇站点+村社服务点”三级服务平台,为“共富工坊”提供项目引进、就业培训等全链条支撑服务,引导律师、会计师、税务师深入一线为工坊提供专业指导,常态化组织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到工坊开展技术指导。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浙江探索“共富工坊”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意义重大。

大食物观是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粮食多元化、高品质供给。H省积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探索拓宽食物来源、丰富食物品种的有效路径;统筹规划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地方保护补贴发放、农业保险等支持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推动食物开发、生产、加工等各环节协同创新;打造“粮经饲”“种养加”、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食物生产体系,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受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森林、草原、江河湖食物资源生态化开发、可持续利用,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H省践行大食物观的措施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3-09-0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篇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制造业,但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51%左右,远低于发达经济体60%到70%左右的水平;在服务业中,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但科教文卫等现代服务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偏低;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一半,但是仍有四成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受制于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公共服务不健全,居民生活条件相较城市还有较大的出入;我国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收入分配机制亟待明确和建立健全,中国的收入分配体制中的不公平现象也迫切需要改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就我国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出谋划策。
2023-08-20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