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传统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大量投入的水平型扩张,不仅严重依赖要素投入,而且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都较为缓慢。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其表现为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的质的变化,是生产力的巨大跃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源自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对原有技术路线的根本性颠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颠覆性技术。随着这些颠覆性技术的逐步成熟,会形成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的全新的产品、生产资料、零部件和原材料,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的范围极大扩展,使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发展质量发生重大变革。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更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新驱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绿意盎然”的民法典,在总则编首次规定了“绿色原则”,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设置了具体的“绿色条款”。

题表
总则编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9条)
合同编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509条)
侵权责任编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1229条)
结合材料,谈谈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价值。

3 .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采取“硬核”措施促进消费。贵州“村BA”带火特色旅游。

   

2023年3月25日,贵州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在台江县台盘村打响。这项活动源于“六月六”吃新节,没有专业的塑胶球场和篮球明星的参与,奖品也只是乡村土特产,但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给观众带来了很大视觉冲击,网友们亲切地称之为“村BA”。

县政府强调坚持“村BA”姓“村”,不封闭球场,不关门卖票,球场修缮、赛事组织、奖励奖品由村民说了算;深入探索“以赛助旅、以赛扶产”,发起成立“村BA”联盟、推出“村BA”之旅、打造“村BA”篮球特色小镇。“村BA”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具有强大符号价值的IP,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观赛,还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线上延伸振兴“触角”,在3天4场的比赛里,台江县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6万元。

淄博烧烤流量带动文旅“留量”。

   

淄博是鲁菜的发源地,悠久厚重的饮食文化,让淄博烧烤平添一份底气。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凭借与众不同的吃法,淄博烧烤彻底出圈,吸引全国游客前去打卡,相关话题连续登上热搜。

商家用物美价廉的真材实料回馈了游客的乘兴而来,换得了游客的尽兴而归。市政府面向社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开辟“烧烤专列”、市内21条烧烤专线,专门制定烧烤地图,严禁出租车不打表和拒载,推介“人才金政50条”“技能兴淄26条”等人才政策,让青年人和这座城市实现双向奔赴。淄博用实际行动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全链条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供给力,努力把“一时现象”打造成“一市品牌”。

每一个出圈的背后都有很多人在努力,每一个一夜成名都是厚积薄发。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贵州“村BA”出圈和淄博烧烤火爆对各地促进消费的共同启示。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广泛融合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如图),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数据中心是算力的物理承载,数据中心与算力的关系就好比工业时代的电厂与电力,数据中心承载着算力的生产、调度和供应,为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提供动力源,让数据进去智慧出来。

随着我国算力应用场景的丰富和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增加,对相关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功能定位提出了新要求。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同意在8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如表),发展数据中心集群,打通数据流通和算力供给的堵点,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布局信息

国家枢纽节点优势劣势节点定位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
用户规模大,应用需求强;日常管理、应急保障便捷;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强。土地、水电资源供应紧张;能耗指标严重不足;政策管控严格,扩容难。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满足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节点之间进一步打通数据网络传输通道,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

贵州
内蒙古
甘肃
宁夏
资源充沛,气候适宜;电价水平、用地成本较低;能源指标充足。远离宽带网络骨千节点;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弱;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
国家枢纽节点以外地区打造面向本地业务需求的数据中心提供具有地方特色、服务本地、规模适度的算力服务。加强与邻国枢纽节点的网络联通。
结合材料,阐述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经济价值。
2023-03-28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2《经济与社会》 综合练习(B卷)

5 . 材料一   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二   全球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


注:我国正努力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
2021-05-02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练)
6 . 二、【理论链接】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
1、【经济生活】
一、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和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二、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业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5、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7、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
(2)我们要以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3)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尚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植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4)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5)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开放型经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全国力,并且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更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政治生活】
一、走近国际社会
1、国际组织
(1)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一般性和专门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2、国际关系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影响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
(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2)解决途径: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出五项原则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决定因素:
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为什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
(2)怎么办?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生活与哲学】
一、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⑵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⑵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⑵联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作用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022-01-0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10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30周年纪念峰会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9月22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达到24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以上增长态势,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速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表1:企业和基础研究投入情况。

企业投入增速占全国的比重贡献率
18673.8亿元10.40%76.60%77.90%
基础研究经费增速占全国的比重比去年增速
1467.0亿元9.80%6.01%−12.70%

注:高校和政府所属研究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两大执行主体,受疫情影响,复学复工延迟,是基础研究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表2:地区投入情况。

地区投入情况总额增速
东部地区16517.3亿元9.2%
中部地区4662.9亿元12.0%
西部地区3212.9亿元12.4%

注:中西部地区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追赶态势明显。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一国经济的发展结构、发展方式将产生深刻变化和影响,助推该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重大创新科技新成果竞相涌现,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7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3%,快于整体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1年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了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将为下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为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技术支撑。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2022-04-27更新 | 49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生活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三、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理论链接】
1、【经济生活】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业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5、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7、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原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④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且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⑤独立自主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要有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本领。
2、【政治生活】
一、走近国际社会
1、国际组织
(1)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一般性和专门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2、国际关系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影响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
(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2)解决途径: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出五项原则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决定因素:
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为什么?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
(2)怎么办?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生活与哲学】
一、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意识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⑵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⑵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八、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022-01-02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11 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中国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比较表


国家
项目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万人专利拥有量
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70%以上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5%以下美国1760件,德国1750件,日本1500件
中国40%左右50%以上10件

材料二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立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发表讲话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紫,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
2021-06-08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10 . 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A国的石英电子表横空出世之时,其巨大的性价比优势顿时让B国的机械表失去了竞争力,"我们就要被淘汰了"的恐惧笼罩着B国的手表企业,但其中一家B国手表企业S却在这次危机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它是怎样做到的?S企业打破过去将手表仅当作计时工具的定位,赋予手表两种全新的功能∶首饰功能和时装功能。结果,不戴首饰的男人开始戴首饰——手表成了男人的首饰,而不再是简单的计时工具;不戴手表的女士也带上了手表——手表成为时装的一部分与女性的服装形成强烈的关联,女士不仅要戴手表,而且不同的服装要配载不同的手表。

我国某找房平台起源于L公司。曾经,L公司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家连锁的房产经纪公司。当时,同类公司全国有两三百家,市场十分拥挤,同行之间抢员工抢客户愈演愈烈,L公司的员工和客户流失都很严重。后来,L公司对自己进行了重新的想象和定位,不再局限于做房产经纪服务,推出了以技术驱动的品质居住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共享真实房源信息与L公司管理模式为号召,吸引房产经纪人与经纪公司入驻,自己也成为入驻平台的一家经纪公司。平台的推出,让L公司摆脱了与同行互抢员工和客户的困扰,获得了新的发展。


(1)运用经济知识回答,两家企业分别是怎样在逆境中实现崛起的?
(2)两家企业的成功为其他企业破困局开新局提供了怎样的思路?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发表你的看法。
(3)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两家企业的成功是对自我进行科学否定的结果。
2021-04-18更新 | 3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全国甲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