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中国制造业发展处于新的十字路口。


当前,随着新科技发展,各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变革浪潮,进入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4.0阶段,中国制造业也从基础完善、超高速发展、融入全球价值链,进入到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加的新阶段。



(1)结合图1和图2,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制造业遇到的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当前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既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又要求我们树立辩证思维,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运用好辩证思维应对复杂局面。

2 .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工具,碳交易市场是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碳交易,简而言之,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见下图)。碳交易可以培养企业、机构和个人的交易意识,形成全社会减排的氛围,促成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如果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我国是如何通过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来实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的。
2022-05-07更新 | 645次组卷 | 2卷引用:押新高考第18题(统编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2021年中国滑雪人次变动情况

注:数据显示,我国滑雪人口渗透率(滑雪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足1%,而美国、日本滑雪人口渗透率接近10%,瑞士、奥地利超过30%。

材料二   近年来,多地借冬奥之风,坚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掘金冰雪经济,让“冷资源”变成“热能量”。

Z市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丰富冰雪旅游业态,吸引了大批京津冀晋蒙等地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冰雪与体育、赛事、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建立了以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文化旅游、冰雪体育运动、冰雪人才教育培训、冰雪现代服务等为支撑的冰雪产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打造冰雪产业园,吸引一批国际知名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研发企业入驻。截至2022年2月,该市冰雪产业累计实现产值约9.77亿元。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Z市是如何让“冷资源”变成“热能量”的。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就要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不断提升脱贫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材料二   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这“两条底线”,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事关能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是发展的“安全线”,也是不能逾越的“红线”。必须深刻看到,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必须清醒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只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才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1)结合材料一,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为什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结合材料二,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做好2022年的“三农”工作。
2022-05-06更新 | 4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考前政治最后一课(人教版)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如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谈谈领导干部如何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
2022-05-0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考考前政治最后一课(人教版)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2022-05-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考考前政治最后一课(人教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表示:“这次活动可以说是现代环保活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重视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此同时,该活动对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让人类充分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重要内涵。”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在我们即将迎来“4·22”世界地球日之际。XX社区向全体居民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身体力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请你就此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①主题明确,逻辑层次清晰;②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4-29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9 践行社会责任

8 .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实现共同富裕基本路径的概述。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内涵要义看,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共同富裕”是当前的行动纲领,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由“共同”和“富裕”两个词组成,“富裕”意味着需要把蛋糕做大,而“共同”则体现着公平,这要求把蛋糕分好,作为辩证关系,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同样重要。


有人认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做大蛋糕,也有人认为高质量发展更有利于分好蛋糕。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2022-04-28更新 | 63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十 “思维复合”类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我们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内大市场。2022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经从跟随向并肩和领跑发力。但是,从宏观来看,科技资源依然存在配置错位的问题,科技资源碎片化、利用效率低,科技研发风险大,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意见》提出,把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作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目标之一。


(1)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推动科技创新。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这一判断予以说明。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RCEP协定由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其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被誉为“全球最大自贸区”。“协定的生命在于实施。”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务部将会同协定涉厦的各相关部门,及时出台《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帮助地方和企业更好更充分地运用RCEP规则,把握市场开放机遇,推动东亚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有人提出疑问: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有必要继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吗?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予以答复。
2022-04-28更新 | 8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十 “思维复合”类主观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全国总人口的18.70%和13.5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老年人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不断更新,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但在养老市场,老年人往往难以买到称心的老龄用品;老龄用品企业普遍欠缺精准定位和基础研究,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老年人药品、保健品市场乱象频出,多个消费领域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劣势,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甚至进行诈骗,使不少老年人身心遭受严重伤害。同时,现有养老服务市场高端有余、中端不足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如何冲破这种束缚,探索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问题。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要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及企业如何冲破制约老年消费市场发展的束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2-04-18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四)(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