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多选)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毛泽东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习近平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的变化发展是基于(     
A.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
B.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
C.科学理论的变化发展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新质生产力是以推动经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本上要(     
A.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3.(多选)形成“新质生产力”,根基在实体经济,必须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聚势成形“两手抓、两手硬”。“两手抓、两手硬”蕴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A.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为主,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2022年以来,广东某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开通科技创新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绿色通道,推动民间投资“快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民营企业抢跑产业新赛道,推动民间资本“能投”:落实“税惠良方”,引导民营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民间投资“敢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优化营商环境对民营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5.(多选)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此我国需要(     
A.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速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B.加速淘汰传统产业,显著提高新兴产业所占比重
C.科学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
D.坚持开放发展,通过加强技术引进实现技术突破
6.(多选)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生产力的跃升(如图3)。从哲学意义上看(     

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

在生产力1.0阶段,传统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在生产力2.0阶段,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相结合,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在生产力3.0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生产力公式可以表示为:
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图3
A.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历史发展着的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C.新质生产力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
D.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对自身的辩证否定
7.(多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     
A.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B.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C.来源于并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卓越智慧
D.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向指引
8.(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列传导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是(     
A.推进国企战略重组→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C.政府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抑制通货膨胀发生
D.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24-04-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期中模拟卷(上海专用)
2 . 二、建设数字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以下作为“数字经济”定义最合适的是(     
A.数字经济是指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
B.数字经济是指数字技术应用于各类产业,以及数字技术自身的产业化应用
C.数字经济是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等新兴数字产业
2.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为乡村振兴赋能。一些地方领导化身“主播”“带货官”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直播带货能振兴乡村发挥作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A.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价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满足消费者需要
B.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胜劣汰→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C.提高农产品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发展农村经济
D.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刺激农产品需求→带动农产品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下为2016-2020年我国数字技术在三大产业中的渗透率图。

注:2020年发达国家数字技术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渗透率分别为14%、31.2%、51.6%。


(1)概括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
______

我国许多企业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升级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M企业做了以下尝试:

将数字化技术赋能于乳业的全产业链中。在上游,打造“智慧牧场”,奶牛活动量、反刍量、产奶量、食欲、睡眠、呼吸频率等各项数据一目了然;在中游,建设“智能工厂”,从生产线到质检、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机器人一气呵成;在下游,通过大数据洞察消费需求,预判流行口味,根据不同地区、人群实情,优化口味、创新产品。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分析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发展。
______

《2021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增速位居世界第一,但发展也受到不少掣肘。有专家建议,我们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主导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完善适应数字化发展新要求的法律法规,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3)从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角度,分析专家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建议的合理性。
______
4.(多选)网络购物既带动了快递业的蓬勃发展,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有鉴于此,国家邮政等部门提出推行隐私面单、虚拟号码等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技术,从信息源头阻断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可能性。由此可见(     
A.现实的需要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的动力
B.来源于实践过程的认识就是真理性的认识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多选)近年来,我国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依法行政过程,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有利于(     
A.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B.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实现严格执法
C.建设法治政府,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司法公正
D.优化依法行政的方式方法,提高依法行政效能
6.(多选)互联网时代,不少年轻非遗传承人将老作坊、老手艺“触网”,向网友展示传统的魅力、民俗的乐趣。在与网友的实时交流中,提升了非遗的知晓度,收集了网友的点子,使其产品既有非遗本色,又融合当下的生活、时代的风貌,直接拉动了销售额。据此,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我们可以(     
A.继承传统文化,保持非遗本色,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B.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让“非遗”更好融合当下的生活时代的风貌
C.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非遗的知晓度,调动人民参与非遗传承的积极性
D.善于中西合璧博采众长,用中西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023-04-1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3 .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1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人民开创新的历史伟业,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1.2024年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加快推动新一轮商标法修改,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上述措施影响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②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③打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2.(多选)2022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指出要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加快清理退出“两非”“两资”(“两非”即非主业、非优势;“两资”即低效资产、无效资产)。加快清理退出“两非”“两资”旨在(     
A.优化国资结构,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B.调整国资布局,发挥国有经济主体作用
C.发挥国有企业规模效应,提高经营效益
D.强化国有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自中兴、华为事件以来,半导体产业就一直是中国之痛。在冰冷的现实与火热的二级市场相交织的关键时刻,我们还有很多疑惑没有得到解答:为什么中国造得出原子弹,却造不出光刻机?中国如何解决芯片“卡脖子”难题,能否赶上美国?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B.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C.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D.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4.(多选)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有人这样形容现代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是身躯,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大脑。这表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     
A.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B.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以奠定其坚实基础
C.政府安排人才岗位,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D.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5.张先生一家三口人的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A.张先生在外资企业任工程师,月收入12000元
B.张先生的妻子从国有企业退休,退休月工资4800元
C.张先生的儿子在国有企业上班,月工资6700元
D.张先生家有闲置的房子出租,月收入1500元
6.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人口近3亿,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老龄化催生了相当规模的银发经济,也就是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相关产业。

发展银发经济,既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口面对的现实问题,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6%,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0%。未来,国家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银发经济成为朝阳产业,帮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据此,《经济日报》发表观点:发展银发经济利当前惠长远。请结合材料,综合所学,说明该观点。
2024-05-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仿真模拟卷02

4 . 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

2023年11月末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考察。这次来,他心里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大战略;装着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这项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牵挂着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大事小情。

1.(多选)2023年,上海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五个中心”能级巩固提升。下列数据来自2024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
持牌金融机构新增47家、总数达到1771家;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50.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
上述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上海正在逐步建成(     
A.经济中心B.金融中心C.贸易中心D.科创中心E.航运中心
2.习近平总书记上海之行重点关注“创新力”、“保障力”,“竞争力”、谋划部署,致广大而尽精微,折射了治国理政的深谋远虑和深情厚爱。请将A创新力、B保障力、C竞争力填入下面行程图。(填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时特别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
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对上述材料概括最准确的是(     
A.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C.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D.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当好科技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这有利于解决(     
A.发展动力问题B.内外联动问题C.发展不平衡问题D.公平正义问题
5.早在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杨浦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上海正践行这一理念,试举两例。
6.(多选)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第三站来到闵行区考察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定向安置房等构成。可见,保障性住房建设(     
A.坚持协调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B.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水平
C.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D.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保障中的决定性作用
7.
(1)简述图表所反映的人均GDP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
_______
(2)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请阐述这两者间关系逻辑路径。
_______
2024-04-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一带一路”十年成果丰硕

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全面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10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 2400亿美元。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 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在铁路、港口、金融、能源、文化等 20多个领域建立了多边对话合作平台。

1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

1.(多选)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与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也迈上新台阶,涵盖多个行业。“一带一路”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践充分证明(       )
A.实行改革开放是走向国强民富的必由之路
B.我国完成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C.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D.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2.2023年6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文博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共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海外展商参展,各国特色文化在这里展示、交流、碰撞。举办这一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       )
A.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引领作用
B.在文化的交融、碰撞中衡量各国文明的高低优劣
C.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差异,认同各民族文化
D.增进各国文化交流借鉴,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3.(多选)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落地生根到持久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是因为我国(       )
A.深刻把握时代主题的变化,顺应世界发展趋势
B.在维护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同时兼顾本国利益
C.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寻找共赢的最大公约数
D.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与世界分享中国机遇
4.共建“一带一路”,既发展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这是一个___判断。
A.直言判断                    B.联言判断                    C.选言判断                  D.假言判断
5.杭州亚组委已对亚运会会徽、口号、名称、吉祥物等知识产权申请特殊标志登记、著作权登记等保护。杭州某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网站发布了含有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图形标志的商业宣传视频。该公司的行为(       )
A.违背依法经营的规则,属“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B.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论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C.属于宣传亚运会目的的合理使用,并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D.使用与亚运会吉祥物相近的商标做宣传,欺骗了消费者
6.(多选)甲一直以给游客画像为生,收入足以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某日,刚满17周岁的甲与乙订立书面合同:“甲承租乙的房屋用于居住,租金每月800元,租期1年,……如任何一方违约,应赔偿非违约方1000元。因本合同引发的争议由A仲裁委员会仲裁。”合同履行半年后,乙决定将房屋收回另作他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B.甲订立合同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乙有权在支付1000元后单方终止合同
D.如甲或乙直接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均不受理
7.“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健康、绿色、创新、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际合作空间更加广阔。中国将继续把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作为中国与世界实现开放共赢路径的顶层设计,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4-04-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上海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创新策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科创中心建设不断跃升。

1.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这是国务院在履行__________职能。(     
A.维护国家稳定B.促进社会发展C.保卫国家安全
2.下表是“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指标。
序号指标(预期性)2025年目标值
1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比例(%4.5左右
2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例(%)12左右
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万家2.6
4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年度申请量(件5000左右
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30左右
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左右
7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6左右
8外资研发中心(家)累计560左右
(1)(多选)由此指标,可以推断出2025年的上海(     )
A.原始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B.产业发展动力持续提升
C.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增强
D.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多选)近年来,上海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促进创新发展。王教授发明了生产某种药物的特殊方法,为了保护这一生产方法,王教授可以选择的途径有(     )
A.将生产方法作为商业秘密保护
B.发表论证这种生产方法的论文
C.对这种生产方法申请专利保护
D.使用这种方法自行生产药物并在药物包装上使用注册商标
3.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上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1)小明同学根据老师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讲解,画出了下图。

从思维的基本形态看,这属于(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2)(多选)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下列关于上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措施路径,正确的是(     )
A.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B.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C.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淘汰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升级现实生产力
(3)2024年上海“两会”期间,有关“新质生产力”的话题持续引发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热议。
如果想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就必须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没有科技发展的关键性突破,就不会有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切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领域,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范畴。
据上述观点可知(     )
A.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就会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B.没有科技发展的关键性突破,就不会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C.新质生产力应用范畴都属于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领域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路径图”。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所学内容,谈谈上海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2024-04-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政治试卷

7 .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对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具有技术创新导向,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标志。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是数字化和绿色化,着力点在于科技创新,强化创新驱动,落脚点在于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是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总结起来就是发展“创新、质优”的生产力。

1.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     
①新质生产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条件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基于(     
①以创新思维培育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
②以逆向思维倒逼传统产业转型的需要
③以底线思维加快提升发展效能的需要
④以综合思维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多选)2024年1月19日,朱雀三号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很久以前,中国人抬头仰望星空,满天神话传说,天问、祝融、嫦娥、玉兔、悟空、天宫、北斗……直到,他们以这些名字将自己的航天梦一一照进现实。从此以后,当我们再抬头,满天渐是中国人的浪漫,神话般的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把梦想变为现实
B.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促进宇宙的探索
C.要坚持守正创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要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4.结合材料,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概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400字左右。
2024-03-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科研开发投入经费将达到9000亿元,占GDP的2.5%。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大减少,经济效益提高。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B.自然资源是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源泉
C.我国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D.科技进步主要依靠政府增加财政投入
2.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某地搬走了几十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复原古色古香的老街,利用当地土壤优势,大面积种植茶园并开发旅游业,致力于打造文化名镇、生态名镇。这种发展路径(     
A.致力于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作的中心
B.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形成了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
D.坚持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     
A.共享经济B.实体经济C.虚拟经济D.数字经济
4.当前,我国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为此,我国应该(     
A.加强区域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B.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扩大贸易逆差
C.着力进口资源能源,弥补资源能源不足
D.以质取胜,提升出口商品和服务竞争力
5.小强爸爸是国有企业工人,每月有工资和奖金,小强妈妈是某外企的普通员工,年薪15万元,小强的姐姐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写小说赚取稿费。小强爸爸、妈妈、姐姐的收入分别是(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知识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知识要素分配
6.2022年1月开始,在规范省级统筹制度、加大基金中央调剂力度基础上,我国推进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标志着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24年以来,终于走出地区分割,迈向了全国统一的时代。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旨在(     
A.缩小地域间养老金差距,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B.加强企业职工对养老保险的责任分担,保障职工权益
C.由国家全部承担责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D.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7.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请将生活现象和其反映的社会保障形式相匹配。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社会保障形式社会现象
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_________
国家规定市民最低生活费标准线_________
政府为市民新建休闲娱乐广场_________

8.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未满十八周岁),如孤儿,或因家庭贫困、自身残疾、疾病等原因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下列举措能够为困境儿童提供有效帮助的是(     
①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在救助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提高困境儿童的认定条件及标准,集中有限的资源救助重点困境儿童
③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更好发挥政府在困境儿童保护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④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帮助活动,分类保障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2008年,比亚迪正式提出“太阳能、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三大绿色梦想,打通能源从吸收、存储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绿色布局。在储能产品领域,比亚迪已成功打入美国、英国、德国等全球多个市场,已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近百个工业级储能解决方案。2018年比亚迪推出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开放了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首次实现汽车业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全球开发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2022年4月22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给予员工温暖如家的关怀,营造公司与员工共赢的局面。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亚迪在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3.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目前,比亚迪建立了11大研发机构,覆盖材料研究、电池、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各个领域,4万多名研发工程师从事各类技术开发。

基于新的产业态势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比亚迪形成了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四大产业协同发展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和生产保障。


近些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比亚迪积极有为,获得了诸多消费者的青睐。结合材料,任选新发展理念中的三个发展理念,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比亚迪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
2023-01-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新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

通过“生态环境金点子”、“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为生态环境护献一计”等活动推进生态环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推动建议征集工作走进基层和一线,在黄浦、金山等区建立了13个“生态环境人民建议征集点”,“家门口”建议征集新风尚逐步形成。以“生态环境局长接热线”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修订出台《上海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拓宽举报投诉途径,扩大举报奖励范围,提高举报奖励标准,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坚持立、改、废并举,建立了以《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目前,形成了以《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3部地方法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9部规章为主的地方法律规章体系。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勾勒了清晰路径,擘画了推动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全新蓝图。能够使以下三段论推理成立的选项是(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
                        
所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党的领导。
A.党的领导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政治保证
B.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
C.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贯彻新发展理念
D.新发展理念是习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2.开学季以来,“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多次被提及并冲上热搜。记者采访家长对预制菜进校园的看法。王同学的妈妈说“我既不赞成预制菜进校园,也不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王妈妈的观点(     
A.违反了排中律B.违反了同一律
C.违反了矛盾律D.没有逻辑错误
3.(多选)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据此说明(     
A.我们对新事物的发展,要持观望抵制的态度
B.预制菜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对学生的食品安全负责
D.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对消费者负责的意识
4.综合学科内容,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论述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要求:(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10-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政治试题

10 . 和谐共生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勾勒了清晰路径,擘画了推动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全新蓝图。
能够使以下三段论推理成立的选项是(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
所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党的领导。
A.党的领导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政治保证
B.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
C.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贯彻新发展理念
2.(多选)截至2021年末,我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26.39万个居民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可以发酵成有机肥料,可回收垃圾可以循环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体现出的思维方式有(     
A.聚合思维B.超前思维C.逆向思维D.创新思维
3.某市生态环境部接到群众举报有人正在向某长江支流倾倒油水混合物后,环境执法人员即刻赶赴现场,当场控制4名正在倾倒油水混合物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油泵、输油管等一批作案工具及3车未倾倒的油水混合物。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该起环境污染刑事公诉案件进入司法程序。简要回答处理该案件的国家机关以及经过的阶段。
4.(多选)绿色发展是世界共同的任务。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发起一个全球性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关闭不必要的电源。“地球一小时”活动启示我们(     
A.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B.局部的发展可以推动整体的发展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5.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并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注:“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碳中和”,是指自身温室气体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学科内容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
2023-04-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