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   全球科技创新周期图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开辟了我国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率先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通过购置补贴、税收减免、充电价格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限行不限购、专用号牌等多策并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瞄准纯电、混动和氢燃料等多元技术路线,深度布局锂电和汽车电子产业链,实现生产力能级跃升。通过新能源车企规模化生产带动全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构建“人——车——路——云”多层数据融合与计算处理平台,促进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应用服务。

从“跟跑”到“领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概括全球科技创新呈现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谈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启示。

2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特征。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我们要(     

①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②以国际国内双循环为主体,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着力于创新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方法,拓展政府干预的广度和深度

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本、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更充分的流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0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外贸依然顶住压力,以41.76万亿元的贸易总额稳住了“七连冠”的头衔,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为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作出了贡献。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外贸“新三样”的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近30%;跨境电商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全托管、AI+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完成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发布关于加强数字和绿色领域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中国方案,获得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

材料二   为应对外贸发展严峻形势,2024年2月20日,深圳市发布《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工作措施》(简称《措施》)。《措施》提出:拓展国际货运能力,加大专用仓储供给,优化通关监管布局。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各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优化外贸融资服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进一步完善海外仓网络,支持专业化主体共建共享一批优质海外仓。增强进口平台支撑,培育引进高能级进口主体,加快能源类商品进口,支持金属及相关矿产资源进口。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涉外经贸风险应对服务,推进贸易数字化转型。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深圳市出台上述举措对推动该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长沙某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古朴村落,积极打造“写生经济”。通过对村内闲置民居、空闲院落充分改造利用;大力发展民宿+艺术的特色产业,对钟情于写生、研学的游客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村民既可以以闲置宅基地、空闲院落入册,成为民宿小“股东”,也可以在民宿工作,个人收入得以大幅提高。该村的做法(       )
①深化了土地所有权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
②能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推动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④贯彻了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耕地生产和一产的范畴,要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即不仅要关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要关注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还要关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通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通过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在中国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国际版上接单,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民生。中国制造成功出海的原因在于(     
①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逐步凸显出来,竞争力不断增强
②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与中东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③中国掌握发展主动权,整体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动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不断有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涌现、成熟、应用和扩散,催生新产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形成一系列新兴的细分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解读上图蕴含的信息。
(2)分析我国重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因。
8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我国通信技术从3G起步,经过4G的积累发展,到5G阶段掌握较多关键核心技术,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这与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结合的战略安排密不可分。此战略的科学性在于(     
①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开放合作利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②多极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争夺创新优势地位日趋激烈
③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迈进现代化
④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依靠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2023 年前三季度某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6万亿元,其中出口4.04万亿元,增长3.9%。以下是出口增长的部分情况:
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拉美中东非洲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
2.8%9.6%10.3%12.4%4.3倍20.6%29.6%
据此可以推断出该省(     
①制造业分工日益精细化,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②重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走出去”的规模扩大
③坚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增强了对外贸易韧性
④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小计划大民生。2011年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学生每天膳食补贴3元。截至2020年底,营养改善计划覆盖13.16万所学校3797.83万名学生,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86.7%,在此基础上,这些学生身高、体重和学习成绩均有明显增长。该财政补贴计划(     
①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
②体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③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表明财政政策是资源配置主导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