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0 道试题
1 .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算力全球第一。但如何将海量数据安全传输到太湖之光训练,成为我国智能产业创新链的难点。某大型央企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快速聚焦创新靶点;另一方面海纳百川,吸纳了众多民营企业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得益于(     
A.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B.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协同推动创新链高质量发展
C.不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
D.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势,着力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材料一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多年来,浙江依托“八八战略”,挖掘自身优势壮大浙江经济,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浙江样本:浙江不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培育打造科技小巨人企业;注重提供全谱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规范,全链条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持续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不断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2024年3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两份决议:第一项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决议促请国际社会通过包容性对话和谈判解决冲突,确保加强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与信任,以此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及人权的一项价值观。第二份决议,宣布每年的11月15日为预防和打击一切形式跨国有组织犯罪国际日,以提高对一切形式跨国的有组织犯罪所构成威胁的认识,并加强相关方面的国际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总结浙江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联合国大会通过上述决议的正当性。
3 .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具有基础性、规制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2023年我国工业标准不断提档升级,重点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困家标准的比率超过90%,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我国标准提档升级的意义在于(     
①倒逼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②淘汰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③增强出口竞争优势,扩大贸易顺差       
④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4 . 就业为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4年,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为稳就业注入强大动力,该机制的作用路径是(       )
①强化惠企稳岗政策引领→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稳定增长
②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实现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优化组合
③动态优化就业预期→延伸择业半径→促进多渠道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
④健全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激发科技要素活力→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经济高速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五)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季度,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实现良好开局。图1是2023-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变化表。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企业生产的动力
②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看,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④3月工业增速的回落,要求工业领域技术升级和制造业转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五)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新十年的开端。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动共建国家瓜菜产业领域合作交流,实现“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发展,中国蔬菜协会、喀什地区行政公署、东营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政府、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政府、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政府、山东省东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等单位联合举办2024“一带一路”瓜菜产业发展大会。

本次大会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多个分会场共同协办”的模式,分设新疆喀什、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山东潍坊三个会场,以“新十年新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瓜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品牌企业、客商参加,以瓜为桥,以菜为媒,围绕瓜菜产业的政府间科技合作、人文交流、产业创新发展、未来瓜菜大数据平台共建等议题,展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展望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推介瓜菜产业项目,进行产销对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是如何助力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政治试题(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科技集群”排名显示,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占据了三席,成为集群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排名中,中国以24个首次位列全球第一。

2023年9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自2007年发布以来,中国在各项排名中上榜的频率越来越高,反映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创新驱动指数为336.3,同比增长15.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贡献者,并成功转型为世界领先的创新、创意和科技中心之一。

近年来,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是,令西方国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技术封锁并没有遏制住我国的发展,他们越是打压越是封锁,中国就越是强大。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必然性。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8 . 党的二十大对区域发展作出更加长远、系统的战略部署,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座谈会,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①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持续推动共享发展的生动体现
②是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必然要求
③有利于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④要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不断增进人民生活福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于首位,明确提出“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为落实中央部署,某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万亩。落实“人才兴粮”战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粮食安全工作培育“粮工巧匠”。该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大力推广智慧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循环农业,创新推广“农业+”发展新模式,推进农业与科技、旅游、健康等领域深度融合,全面发展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构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体系。

材料二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加强农业国际合作。近年来,中非在农业科研攻关、种质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中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机制下,通过多边合作参与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在粮食安全、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经验为广大非洲国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在非洲农业研发能力建设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已为卢旺达、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培训了153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为加强中非农业合作,双方还成立了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通过合作研究、种质交流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和农业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非在农业科研攻关、种质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的原因。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8日—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供应链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与生活息息相关。

材料一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Z集团将一片金灿灿的麦田“搬”到现场。这是该集团和合作伙伴通过再生农业举措共同收获的“低碳小麦”成果。此外,该集团还展示了纵贯“育种一种植—加工—渠道—消费”等农业链各环节的创新产品。该集团利用中国种质资源优势培育满足亚太市场需求的杂交稻品,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推进本地化育种,积极探索商品种子反向供给中国市场。在南美、中东欧、中亚等主要农产品产地,Z集团以易货贸易方式,用农业投入品及服务直接换取当地农产品。他们既通过先进农业科技帮种植户在本土“种出好品质”,又从源头将咖啡、芝麻、大豆、玉米、棉花、葵花油等高品质农产品供应回国,打造“从海外农田到中国餐桌”的全球化供应链。“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领域之一”,Z集团中国总裁表示,他们期待与各方携手成链,加速农业产业链的创新与协同,让合作共赢惠及中国与全球。

材料二“脱钩断链”一段时间以来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担忧,美国一些政客沉迷于拿它当“武器”,种种手段轮番施展,包括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政治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威逼利诱其盟友也搞对华“脱钩断链”等等。从制定《芯片和科学法案》到出台《通胀削减法案》等等,美方不断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举办首届链博会,旨在向世界发出扩大开放的信号,发出尊重市场规律、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信号,同样也发出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的信号。向美西方政客鼓噪的“脱钩断链”“去风险”等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侵蚀全球高效合作根基的思潮和做法,加以反击,从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首届链博会515家参展商中,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36%。美国的亚马逊、埃克森美孚、苹果、特斯拉、英特尔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都派高级代表参会,众多美国企业还把链博会作为产品首发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Z集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有何启示。
(2)美西方政客推动的与中国“脱钩断链”的策略难以实现。试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