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状况的重要指标。下图是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数据。

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发展环境存在不确定性,需求面临收缩压力
②社会消费持续温和复苏,消费增长动能略显不足
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需加大国内经济内生动能的培育
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负时,会带动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5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2 .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4%,乡村增长6.3%。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4.8%,消费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关于扩大内需战略相关措施传导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有效需求→提高消费能力
②发放专项债券→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带动有效投资→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提振消费信心→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④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潜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决定一国高端制造及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近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

注:我国目前位于全球新材料产业第二梯队,第一梯队为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建材作为建材领域的唯一央企,拥有3.8万名科研人员,26家国家级科研设计院所,每年用于科技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保持在3%以上。该企业推行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分类奖励科技成果机制,取得了1.8万项有效专利,入选为首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建材坚持协同集成创新,联合多个央企、科研机构打造首个国家原材料行业双碳公共服务平台,与山东大学合作打造了国家级人工晶体“双创”基地,已有2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链协同发展新体系。

近年来,中国建材突破了高性能碳纤维、浮法玻璃等一系列高端材料技术壁垒,实现了航空航天、重点型号装备等关键材料的自主保供,以科技创新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自立自强。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建材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自立自强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年与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比较图


注:2012-2022 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5.4%提高至 7.1%, 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二位。

材料二   服务产品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等内容,具有能耗少、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已跃升为国际经贸的竞争重点。近年来,虽然疫情对传统服务贸易造成冲击,但是也催生了远程服务、非接触经济等快速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的新动能。据商务部预测,2025年,我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约为50%。未来,我国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线上支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金融与保险、智能体育等服务业。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做稳、做实、做强制造业,离不开数字经济赋能。广州市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市,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打造了“平台+共享工厂”的家具定制模式,云平台根据消费者需求自动匹配设计师,用户需求直达工厂,大幅降低家具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某家电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外辐射产业链上40多个细分行业的300多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已覆盖延伸到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支持高校联合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等开展数字化转型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建设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行业制造业数字化线上培训平台;随着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鼓励更多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数字经济是如何促进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的。
2023-11-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从新增装机规模上看,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09 亿千瓦,同比增长98.3%,占新增装机77%。其中,常规水电新增并网206万千瓦,抽水蓄能330万千瓦,风电新增并网2299 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并网176万千瓦。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     
①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能源利用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③坚持创新,把能源安全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④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服贸会、进博会等已成为联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2022年举办的服贸会上,企业家、行业专家等聚焦前沿领域,交流最新观点。服贸会充分展示了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成就,达成各类成果共1339个;同时,中国还在服贸会上公开宣布探索建设国际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贸易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再看第五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第四届增长3.9%;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巴基斯坦的喜马拉雅盐灯等来自不同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以及AI清洁机器人等各种高精尖产品,均通过进博会的平台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结合材料,运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和选择性必修一“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举办服贸会、进博会。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新产业加快发展、新业态持续壮大、新主体平稳较快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增长5.0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拉动2.5个百分点。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6倍,旅游总收入增长2.1倍。

国家战略深入推进。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上半年雄安新区投资同比增长17.8%,拉动全省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4∶38.4∶54.2。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加快,环比增长4.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优化,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5%,增幅比上月扩大10.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0.4个百分点。

全省各地各部门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半年生产总值达20778.9亿元,同比增长6.1%,比全国快0.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平稳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河北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2023-10-3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一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以及趋势测算


       

注:2023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达到13万亿元,预计2030年达到20万亿元。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老年人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不断更新,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但在养老市场,老年人往往难以买到称心的老龄用品;老龄用品企业普遍欠缺精准定位和基础研究,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老年人药品、保健品市场乱象频出,商家通过销售质量低劣、假冒伪劣商品获取利润,不正当竞争现象仍然存在;多个消费领域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劣势,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甚至进行诈骗,使不少老年人身心遭受严重伤害。同时,现有养老服务市场中高端产品不足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如何冲破这种束缚,探索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问题。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冲破制约老年消费市场发展的束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江苏正扛起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江苏新实践。

◆紧盯实体,筑牢“现代化”之基。

江苏省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始终把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扎稳打,厚植“制造家底”。于2023年上半年,推动1.5万余家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建设,5300.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任务。

◆协同奏曲,唱响“长三角”之歌。

江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携手浙皖各扬所长、相互赋能。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之光为长三角全域、为全国大局添彩。

◆政策加码,助推“稳经济”之势。

江苏《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围绕全面促进消费、优化投资结构等8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江苏正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并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敞开大门,激活“大循环”之畅。

江苏上下用行动把握发展主动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在紧盯欧美、日韩等市场的同时,江苏将深入开拓东盟等区域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江苏扎实推进新实践对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