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英文缩写为RCEP)是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自由贸易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材料一   世界四大自由贸易区概况:

指标自贸区覆盖人口(亿)GDP(万亿美元)全球贸易总量占比(%)
RCEP232625
欧盟51516
北美自贸区52418
中国-东盟自贸区20613

注:数据为近三年平均值。有经济学家预测,到2030年,RCEP经济圈的经济体量全球占比将提高至50%。

材料二   RCEP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众多领域,生效实施后将推动形成区域大市场,域内90%以上的货物逐步实现零关税。预计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

RCEP通过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加速企业融入区域价值链。RCEP生效后,成员国的特色优质产品、先进技术和服务可以更加自由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投资更加密切,也促使我国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加快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1)结合材料一说明RCEP相对于其他自贸区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RCEP正式生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 .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之所以重视乡村振兴,是因为(     
①"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②是巩固扶贫成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之举
③有利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④打造品牌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强、生态美、家园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4-17更新 | 414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3 .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按照贷款本金的60%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利率为1.75%(现有再贷款工具中的利率一般大于2.25%),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此举产生影响的预期路径是(     
①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利润率
②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
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④金融机构增加碳减排贷款投放量
⑤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A.④→⑤→②→①B.②→①→④→⑤C.④→②→⑤→③D.②→④→③→⑤
4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贵州、甘肃等8地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有利于(     
①巩固政府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②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联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夯实数字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3-30更新 | 782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下表反映了我国2021年1-9月相关制造业增长情况。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16.2%20.19%
快于全部规模以上企业4.4个百分点8.3个百分点
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44.9%25.2%

注: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21年1—9月GDP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
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②我国实现优化经济结构目标
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④我国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6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注重质量,不再追求速度和规模
②经济增长动力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优化经济结构意味着要减少供应总量,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要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1年10月15日—16日,“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1”在山东德州举办、乡村振兴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开展交流研讨,共同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智力支持,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实践经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①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②推动虚拟经济优先发展
③形成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19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将持续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等产品创新,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     
①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供给结构
②必须促进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逐步淘汰过剩产能
③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④可以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健康消费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从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到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从“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制到C919大飞机的一飞冲天,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行动的先导 
②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④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农业是关乎百姓饭碗和亿万农民生计的民生产业,2021年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全年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要继续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加强种源等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硬核力量”。重视粮食安全是因为(     
①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②种源等核心技术决定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能够增加粮食产量
④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