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医疗诊断,再到人机交互、智能家居、智能教育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通用性目的技术,实现了由“传统机械自动化”向“智能自动化”的转型,形成了数据、算力、算法等新型生产要素;借助智能化、自动化优势及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劳动要素的直接替代。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述“人工智能+”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材料二   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作为我国最早探路国际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安徽省Q集团在20多年的国际化道路中,遵循全球化“三步走”规划,从贸易“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品牌“走上去”,逐渐摸索出中国品牌推行全球化战略的“中国方案”。Q集团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乌克兰、俄罗斯、埃及等国家加大布局,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快新能源化、智能化,利用技术“通行证”走向国际市场;根据海外各国的不同环境、市场情况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等,进行因地制宜的产品适应性开发。2023年,Q集团出口汽车93.71万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靓丽名片。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安徽省Q集团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的底气来自哪里?
2024-06-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部分学校高三最后一卷政治试卷
2 . 2023年11月6日,安徽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从营造社会氛围、提振发展信心、强化要素供给、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38条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台赋能。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进行担保增信、风险补偿和贴息贴费→降低民企融资成本→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②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③加大金融、土地、能耗等要素供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④完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参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提高企业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业制造业为支撑,在一条条新赛道上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跃“级”——安徽以创新“开路”,推动更多经营主体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应用等新技术加快产业链供应链整体优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2023年,安徽7737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3.46万个。

未来产业谋“远”——科技创新不仅重塑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同时也将不断培育出更丰富的未来产业形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构建增长点。安徽将布局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应用、体制机制、政策举措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安徽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安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产线改造、数字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安徽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2.9%,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安徽谋划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促进更多人才回皖来皖留皖兴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能。

材料二   安徽瞄准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推动战略平台、园区平台、活动平台等开放平台体系能级持续提升,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跨境电商干劲十足,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更多跨国公司走进了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魅力十足;进博会、服贸会、投洽会上,皖企身影活跃……高能级开放平台,成为打造安徽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安徽省是如何践行这一要求的。
(2)高能级开放平台是安徽打造对外开放的“主战场”。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6 . 在北京亮马河感受水岸联动流光溢彩的夜游;在上海天文馆“平行世界”欣赏春日繁花盛开之美;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闯关体验“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文旅+科技”正给人们带来全新沉浸式旅游体验,掀起消费新热潮。打造沉浸式旅游新空间(       
①运用数字化赋能新消费,是文旅市场创新供给的体现
②能改善消费体验,使旅游业发展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
③能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④是科技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催生了文旅新业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伏产业是半导体与新能源相结合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发电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等优点,是当前各国新能源领域竞争的焦点。

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更新,我国的光伏产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国产设备占比从0到接近100%;电池转换效率等核心技术不断刷新世界纪录,10年间平均度电成本下降了90%;“光伏+”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屋顶、公路到建筑一体化、海上,用户可选择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出售;市场重心从欧美逐步向更多新兴市场拓展,当前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2023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实现541.16GW(吉瓦),同比增长54%,增速居于所有行业之首。

材料二   中国的光伏制造业水平已经成为一张闪耀世界的名片,物美价廉的中国光伏产品也为世界能源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光伏产业竞争加剧,部分国家和地区一方面加快布局本国(地区)能源转型,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各种贸易壁垒无理打压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这“将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造成干扰和破坏,最后只会反噬自己、损害自身利益。”一些相关国际组织高级官员也对“这种主动为自身能源转型目标设置路障”的做法表示反对和担忧,指出“历史已经表明,贸易保护措施并未让光伏产业回流”,设置贸易壁垒将造成“双输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光伏产业的科技创新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为什么设置贸易壁垒将造成“双输局面”。
8 . 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重点骨干工程。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对进一步改善农牧林草灌溉条件,开发土地、水能资源,提供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改善雅江中游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产(     
①将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体现了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造福于民
③能改善藏区人民生活,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族团结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3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自贸区贸易负面清单说明我国(     
①制定实施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②持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取消外资市场准入,降低外资经济在我国的投资风险
④把稳固外资外贸基本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3-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这要求政府(     
①坚持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完善产业政策,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③加强科学调控,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④履行经济职能,推动产业体系自主可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4更新 | 41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安徽专版)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