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6 道试题

1 .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孕。

【深刻变革】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安徽小岗村实行“大包干”,拉开农村改车的大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极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注入强大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清障除弊、开路架桥,不断建立健全与之适应的体制机制,营造与之契合的发展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课题,更是改革课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1)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和哲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蓄势起飞】

算力是指计算机或其他计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处理的数据量或完成的计算任务量。

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兴起,各国对智能算力资源的需求愈发旺盛。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推进算力布局,抢占竞争制高点。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正在向交通、金融、教育、医疗、科技、能源等各行业加速渗透。研究表明,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3‰和1.8‰。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发展相对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密集;西部地区数字产业欠发达,人才、资金投入存在短缺现象。部分数据资源要素持有者“不愿流通”“不敢流通”,数据治理和可信流通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2023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成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资源高比例、大规模一体化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重大意义。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6月打靶考试政治试题
2 . 下表为我国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行业

比上年增长(%)

总计

3.0

金融业

-11.9

农、林、牧、渔业

1.2

房地产业[42]

-8.1

采矿业

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9

制造业

6.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8.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3.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1

建筑业

22.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5.8

批发和零售业

-0.4

教育

2.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5

卫生和社会工作

-3.8

住宿和餐饮业

8.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7.0


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民间投资积极性高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②国家政策效应显现,不断弥补重点领域短板
③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增强
④优化资源合理配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6月打靶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2023年中国三大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情况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最终消费

3.9

4.2

4.9

4.5

3.9

4.3

3.5

-0.2

4.9

1.2

4.3

资本形成

4.1

3.3

1.6

3.1

2.7

2.9

1.7

1.8

1.7

1.4

1.5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0.3

-0.1

0.6

-0.8

0.3

-0.5

0.7

0.6

1.9

0.4

-0.6

GDP增速

7.7

7

7

7

7

7

6

2

8

3

5

材料二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结合图表和材料信息,说明上述行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4 . 图1是2014~202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情况,图2是2024年1-2月我国部分产业发展情况。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上升说明其已占主体地位
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③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量增速高于传统产业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稳中向好
④图2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不断衰落且发挥的作用不断被替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对此,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产业结构→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②坚持节约保护优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推进产业生态化→推动永续发展
③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交流→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为西部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城乡同步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6 . 2023年,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大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供给,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合作。此举有利于(     
①发展数字经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
②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换发展动力
③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企业融通发展
④强化政府作用,兜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图1是2012年—2022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图2是2012年—2022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情况。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注:老年人口抚养比,即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①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意味着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基础产业
②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是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必然结果
③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提升表明我国劳动力供给压力大
④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启示我国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8 . 材料一   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反复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所谓“产能过剩”,通常是指某个产业的产能大幅超过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而某些西方舆论将“产能过剩”定义为超过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按此逻辑,美国生产的芯片、德国生产的汽车80%都用于出口,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为“产能过剩”?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所犯的任一逻辑错误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声称“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动能不足”,抛出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对此,某中学政治学习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5.2%,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2.5%。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欧盟的五倍,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未来十几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8亿,数字经济规模2027年有望达到15.7万亿美元,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202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5%左右。

2024年前两个月,在华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同比增长34.9%,达到近5年来最高水平。

(2)假如你是该政治学习小组的成员,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经济见顶论”进行驳斥。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到《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印发,再到近期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稳外资24条”等举措加快落地见效,我国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2023年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投资高地。我国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各地自贸试验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管理措施比制度建立时压缩了60%以上。但是,我国营商环境仍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法律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不畅,部分领域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偏高,部分地方隐形壁垒多、政务服务效率低等问题短板。

(1)有人认为,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应通过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以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引领英国登上世界霸主;创新助推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弯道超车”;创新成就美国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地位;所以,每一次大国崛起都与创新紧密相关,创新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压舱石”。

(2)材料二中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哪一种推理类型,并说明提高该推理可靠程度的方法。
10 . 2023年11月,经报国务院批准,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电科集团与专业从事数字音视频、电子信息的中国华录集团实施重组。中国电科与华录集团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网信与数字经济应用产业等领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协同性和产业链互补性。两大央企重组(     
①实现了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②能够优化关键技术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旨在发挥超大规模竞争优势,扩大产业规模
④可以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