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2022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会议强调,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下列能体现新型举国体制作用的是(       
①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形成高品质供给→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②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吸引外资→利用两个市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③挖掘开发新技术→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基础
④做好顶层设计→集中力量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时指出,我们必须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此必须(     
①发挥好党中央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体作用
②增加财政的科技投入,支持关键技术研发
③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大力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1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

地区

发展优势

东北地区

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丰富的创新要素资源

中部地区

资源要素丰富、劳动力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

西部地区

重点承接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清洁能源等产业

东北地区

资源、产业、科教、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


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有利于(     
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各行业实现均衡流动
②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的空间布局
③从资源、环境和人力等方面降低制造业成本,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④改变和重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降低我国经济的外部风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堵点、淤点,使得国民经济循环还不够畅通。主要表现在国内统一大市场还不完善,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不够匹配,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体制机制问题较多等方面。受此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与需求外流并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较为明显,全社会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偏高,经济发展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影响了民生福祉的改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
5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政府投资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为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相关国有企业携手民营企业提高北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这表明我国国有经济(     
①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占支配地位,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②与民营经济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推动着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④提高了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使我国经济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今年,我国政府继续加大“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工作力度,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保居民就业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发挥市场的初次分配调节功能→保基本民生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实行减税降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保市场主体
④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引导农民保护耕地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保粮食能源安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


(1)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意义。
(2)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2022-08-0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4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这得益于(     
①我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③我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④全球积极推进共建共商共享,促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市实施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加快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现代海洋、智能家电等产业,同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每年建设10个集聚类农村新型示范社区、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等,打造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乡村;通过“四区一带多园”引领,全域联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逐步使该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使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6881亿元,同比增长约9.2%,增速较上年明显提升,继续呈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防疫期间,外卖餐饮、预约家政、生鲜电商等在线服务领域蓬勃发展,共享型服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方式,吸引了更多的从业人员。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2021年在线外卖人均支出在餐饮消费支出中的占比达21.4%,同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31.9%。与此同时,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商业模式,正在从消费侧向生产端加速延伸和扩散:在汽车、电力等行业,用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业试脸;且仿真试验平台开放、共享给高校、中小企业、软件工程师使用,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开发产品的成本。“十四五”期间,中国共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生活服务和生产制造领域的渗透场景将更丰富,共享经济必将大有作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共享经济为什么“必将大有作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