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5 道试题
1 . 习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       )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实基础
③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坚持创新发展,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1-17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商用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加上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获牌,这意味着中国宣布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商用
①推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优势
②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使生产与消费更有效对接,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率,促进消费升级
④推动先进服务业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党的19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要素成本高,我国要素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性扭曲,资源性产品价格(煤、油、电、气、水等的价格)未反映出其市场供求关系;传统制造业生产经营不太景气,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效或低端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进而造成供需不匹配;盈利能力弱,与金融、房地产、资源垄断性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差距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实体经济企业也将投资方向转向金融业等虚拟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指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依据,并就如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境提出对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消费进入新时代,服务性消费已经占到了国内居民消费支出的40%以上。但我国服务领域的供给与居民的需求并不匹配,幼儿教育、看病难看病贵、养老等既是民生痛点,也是消费热点。为此,我国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等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服务产品。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的原因。

5 . 目前,我国优质粮食供给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粮食的消费新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在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某市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面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形成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一是扩大优质粮食种植,二是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三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实现粮食供培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转变。2018年,该市“优质粮食工程”效果显著,农民种粮卖得出,好粮卖好价,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问题所起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如何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襄阳市襄州区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该区围绕群众发展和致富需求,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创”出扶贫路,柳编是程河镇的传统产业,镇政府鼓励种植户,不断扩大柳条种植面积,以柳编大户带动电商产业发展,走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农业经营之路;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帮助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种植结构“调”优增收路,该区以市场为引领,积极调整秋冬种植结构,推进农牧结合、高效种养模式,突出生态,引导农民增收致富,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载体。家庭农场“带”宽产业路,该区积极引导鼓励能人、乡贤流转土地,创办家庭农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襄阳市襄州区是如何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的。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达7.06万亿元,但处于西部地区的青海、宁夏等地区不到0.3万亿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8:1。看病难、看病贵、择校难、上学贵、养老难、养老贵等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的烦心事。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与生态环境总体不佳的矛盾仍很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挑战严峻。


(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 . 近年来,实体经济发展越来越艰难,2019年10月21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情况时透露,2019年前三季度,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这一举措(     
①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②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企业增加投资
④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9 .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下列能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是(       )
①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增强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②全面依法合规经营,将法制规范嵌入金融服务的各环节
③积极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
④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信贷投放意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规定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合法权益。此举意在(       
①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保持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③促进内、外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④提高我国“走出去”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