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在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并驾齐驱各领风骚30年之际,北京证券交易所闪亮登场。北交所将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互联互通。北交所成立的深远意义在于(     
①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展竞争,实现资本要素优化配置
②为居民投资理财增添新渠道,提高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③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补足普惠金融服务短板
④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指出,围绕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的目标,开展主体跨界融合、要素跨界配置、业态跨界创新、利益跨界共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列属于促进乡村产业间融合发展的举措是(     
①完善原产地认证标准,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
②宽带进乡入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③鼓励土地所有权流转,提升家庭农场规模
④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开展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5-29更新 | 1278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完善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上述举措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③加快培养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④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2021-05-28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2020年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就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有关情况举行吹风会,出台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以扩大县域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等四个方面的激励措施。出台以上措施旨在(     
①增加就业岗位,优化社会就业结构
②发挥消费作用,以畅通经济内循环
③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④营造消费氛围,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0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模拟联考政治试题(5月份)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活动周正式启动。

李克强指出,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双创,收到了显著成效。双创催生了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今年在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冲击下,我国经济能够稳住基本盘、较快实现恢复性增长,上亿市场主体的强大韧性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近几个月来,新增市场主体、初创企业大幅增长,有力支撑了就业,其中双创发挥了重要作用。双创培育了接续有力的新动能,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很多大企业通过双创汇聚各方资源加速升级。双创以鼎新推动革故,促进了“放管服”等改革,成为提升创新效率和能力的重要抓手。


(1)根据材料一,分析2020年疫情是如何对公司人才招聘造成影响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广泛开展双创对经济恢复和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
2021-05-1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模拟联考政治试题(5月份)
6 . 下图为2020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此可以推断出(     

注:2020年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
①我国消费品出现了价格通胀
②我国的消费潜力不断被释放
③我国的内需体系得到了完善
④我国乡村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人口等要素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地区优势正在重塑。因此,各地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条件,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和完善空间治理体系,高质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种做法(     
①能够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旨在优化产业布局
②发挥了地区优势,有利于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空间
③突出发展协调性,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为解决当前实体经济的痛点、难点,2020年8月,昆明市出台5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市财政预算安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金48.17亿元,较2019年增长60.1%。昆明市的做法是基于(       
A.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B.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D.实体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9 .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下列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是(       )
①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
②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实现了经济增长,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③培育新动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实现产业体系的规模速度型增长
④以质量为导向实施宏观调控,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关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主体是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但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和制造强国建设目标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就如何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出政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