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随着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深圳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打破行政界限,打造共建产业园区,引导有需求的深圳企业前往“飞地”做大做强,从而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地区资源互补与协调发展。这说明发展“飞地经济”(       
①可打破条块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②通过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能够促进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中亚峰会于2023年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此次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五国贸易额增长100多倍。2022年,双方贸易频达到创历史新高的702亿美元。2022年,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能源产品、矿产品同比增长均超过50%,对中亚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42%,结构更加优化。2023年1月至3月,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2%。截至2023年3月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0亿美元。此外,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吉乌公路、中乌鹏盛工业园、中塔乌公路等互利共赢合作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加大,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严峻形势,中央企业迎难而上推动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取得了新的成绩。


下表是2022年我国中央企业运营部分数据:
营业收入
(万亿元)
利润总额
(万亿元)
净利润
(万亿元)
上缴税费
(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万亿元)

39.42.55

1.9

2.8

3.6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同比增长

8.3%5.5%

5%

19.3%

5.6%

注:中央企业简称央企,是指由中央或中央部委管理的国有企业。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2022年,中央企业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

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央企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关,在载人航天、高端装备、能源化工、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取得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引领成效显著。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开展数字化转型。中央企业70%以上搭建了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40%以上设立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机构,推动柔性生产、实时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正在落地。中央企业作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也交出漂亮的成绩单。东盟第一条高速铁路试验运行,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开通。中国铁建为世界杯顶级体育场馆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一整套全产业链的中国方案、中国产品和中国技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央企是如何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及趋势


材料二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无形性、非消耗性等特点,可以接近零成本无限复制,对传统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提出新挑战,需要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提出20条政策举措。“数据二十条”的出台,将充分发挥中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1)描述材料一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与社会以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要实现数字经济发展预测目标必须采取的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这是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是(     
①打通制约经济循环堵点畅通双循环的现实需要
②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关键
③助力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④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卡脖子”指中国仍依赖发达国家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光刻机、操作系统等,这说明核心技术是国之灵魂。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央要求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引导科研人员扎实进取、锐意创新。这些要求有良好的传导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①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推动科研→带动相关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②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催生新型业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享发展
③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引入民间资本→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内需增长
④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制造业大省,2020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达3.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但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目前广东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还不够高。下表是2020年广东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状况。

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产品的企业47.6%
企业研发投入占总产值比重59.1%
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进程,供应链现代化进程完成全年度目标的57.9%
创新人才、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完成全年度目标的67.6%

材料二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202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2021年八项重点经济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要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强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务,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广东作为拥有1385万户市场主体的经济大省,将进一步优化税费服务,降低制度性成本,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充分发挥减税降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8 . 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不能落下。为此,国家必须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更加注重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业科技研发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告诉我们(   )
①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性保障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财政政策能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④财政补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6-29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有人这样形容现代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是身躯,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大脑。这表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     
①把创新作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发展现代金融以奠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③政府合理安排人才岗位,支撑实体经济转型④推动科技、资本和人才更多向实体经济聚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要发挥制度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共抓脱贫攻坚;300多万名驰援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尽锐出战;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历经8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让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材料二   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目前,浙江绍兴、余杭等地面向全国聘请农村职业经理人(运营掌控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资本。在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或业主谋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从中获得佣金或红利的农业技能人才),负责资源要素整合、旅游产品打造、品牌包装推广、市场运作等整村运营服务,重点打造一批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乡村振兴先行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战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引进农村职业经理人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