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②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③→④→②→①D.④→①→②→③
2022-06-08更新 | 430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1年10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至2022年1月申报期结束,预计可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2000亿元左右。该措施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④保障企业利润
⑤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A.③→⑤→①→②B.③→④→①→②C.③→⑤→②→①D.③→④→⑤→①
2022-01-29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3 . 为刺激经济复苏,全国超220个城市相继出台数字消费券补贴等政策。作为提振消费的有效手段,数字消费券在过去一年已成功拉动数百亿消费,平均拉动效应约8倍,千万商家从中获益。数字消费券可助推经济发展,其传导路径是(     
①提升居民消费欲望②降低商品价格
③带动社会总需求回升④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⑤降低消费成本
A.⑤→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⑤→③→①→④
D.①→⑤→④→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某班学生以“探索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

浙江某地,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新型集体经济,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

资料卡2:

山东某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深入实施“电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资料卡3:

福建某地,提升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县域慈善主体,弘扬县域慈善文化,倡导社会和家庭互惠互助的道德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县域经济是如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和制造业的典范与缩影,某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是淘汰低端无效产能,通过技术改造重塑产业竞争力。二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初步形成了机器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军民融合五大新兴产业。三是深化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该市引导制造业全面拥抱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四是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升级,该市实施“以质取胜、标准引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提升制造业的质量、品牌、标准等竞争新优势。五是通过市场开拓、境外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国际化布局和产能合作,走‘世界科技+智能智造+全球市场’的发展路径。2019年,该市GDP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三座超1万亿元城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成为制造业典范的。
2021-05-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安县一中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6 . “东数西算”,通俗地说,就是把东部地区产生的大量数据传输到西部的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计算。从以往数据中心建设到如今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实现产业聚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下好“东数西算”这盘棋,有利于建设(     
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