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2 道试题
1 .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不再注重经济增长速度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③优化经济结构意味着要弱化供应总量,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08-18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是(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再分配更加公平
②减税降费,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
③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中部崛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3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2年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联合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加快节能低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此举的预期影响是(     
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③引导建材行业转型发展
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被称为“中国第一展”,是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23年春季在广州举办的第133届广交会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次全面线下举办,线下参展企业数量3.5万家,新参展的企业达到了9000多家,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约5700家,成为广交会上亮眼的“新力量”。面对国际贸易新趋势、市场新需求,本局广交会专门增加了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生活等新的题材,助力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新产品走向海外。参展的传统外贸产品也纷纷改进产品设计、改善产品材质,实现“华丽转型”。丰富新颖优质的产品吸引了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新采购商占比50%,共收获了32万个订单,其中以“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国家和金砖国家这些新兴市场的订单增长得最快。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累计进馆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成交也好于预期,充分释放出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强劲暖意。


以广交会为窗口,人们看到了一个创新与开放的中国。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7-12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已集中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以及光明云谷、卫光生命科学园等众多产业创新载体,吸引聚集20余支院士团队和4400余名科研院所人才,147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正加速推进。材料表明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       
①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需求对供给的适应
③推动平台提级赋能,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发展载体
④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年来,农村快递数量上升,暴露出农村快递运力不足、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某市采用公交公司与11家快递公司联运的方式,多举措激发各市场主体活力。图2中措施与直接结果匹配正确的是(     

   
A.甲-② 丙-④B.乙-① 丁-③
C.丙-① 乙-④D.丁-② 甲-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中亚峰会于2023年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此次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五国贸易额增长100多倍。2022年,双方贸易频达到创历史新高的702亿美元。2022年,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能源产品、矿产品同比增长均超过50%,对中亚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42%,结构更加优化。2023年1月至3月,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2%。截至2023年3月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0亿美元。此外,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吉乌公路、中乌鹏盛工业园、中塔乌公路等互利共赢合作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印象中的农业被称为“老土”“没有竞争力的弱势产业”,江西、山东等地农业领域正兴起越来越多的融合、跨区、互联网等新思维:推动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找到了一条农业稳定、农民致富的新路子,并重新思考未来乡村振兴的着力点。过去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大多局限在一村、一县、一省,如今开始兴起跨区经营思维,开始着眼全国乃至全球配置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了跨区的分工合作和利益共享。农业从田间管理到市场销售都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农业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可控,销售渠道得以拓宽,农产品卖得更好。新思维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动能,有力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撬动了昔日“老土”变身。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农业新思维撬动“老土”变身的原因。
2023-06-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政治试题(一)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十月国庆黄金周消费


       

材料二   2020年国庆期间,我国各地抓住国庆中秋长假旺销契机,深入组织“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商贸企业以国庆、中秋、婚庆、亲情、休闲、时尚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纷纷推出惠民让利举措,发放汽车、家电、餐饮等补贴和消费券有力激发了消费者购买热情。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网上订餐、定制旅游等新型消费不断蓬勃壮大。针对农村消费的堵点问题,大力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引导现代服务向农村延伸拓展,加快补强农村消费薄弱环节,有力提振农村。


(1)上面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2020年国庆期间,我国各地是如何扩大消费的。
2023-06-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北江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下图中的“微笑曲线”显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不同方向。

   

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途径多样               
②传统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互相转化
③传统型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趋势       
④全球化过程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替代传统型产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4更新 | 625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