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近年来,西方一些政商人士吹捧所谓“中国+1”产业布局计划,即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运营的同时,在中国之外寻找新的制造基地作为“备份”,以“降低对华依赖”。对此,中国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有(     
①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劳动力成本作为引资核心竞争力
②做强做优全产业配套服务,发挥产业协同优势降本增效
③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向世界提供发展新动能
④以供给侧改革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6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三校(广铁一中、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4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内需,需要(       
①降低出口关税,扩大国内商品的出口规模
②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③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④创新商品和服务供给,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2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广东吹响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冲锋号”,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并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

2023年以来,广东各县域立足资源禀赋,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跨县集群产业园、食品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成增长极。沿海县域做足海洋经济文章,打造诸如“粤东蓝色经济崛起示范区”“粤海粮仓”等特色现代乡村产业集群。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镇村流动,一批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蓬勃兴起。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增培育5家国家级、19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涌现出一批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千万工程”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推动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领乡村发展,实现“美丽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实施“百千万工程”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4 . (不定项)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为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我国政府可以履行的经济职能有(     )
A.实施支持性产业政策,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B.优化公共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培养
C.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绝对平衡
D.加强对物联网行业监管、限制物联网企业竞争行为
2023-12-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人大附中深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2023—2025为预测数据)


注:数字经济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与融合来驱动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的一种经济形态。

材料二   广州市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市,围绕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打造了“平台+共享工厂”的家具定制模式,云平台根据消费者需求自动匹配设计师,用户需求直达工厂,大幅降低家具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某家电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外辐射产业链上40多个细分行业的300多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已覆盖延伸到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完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鼓励企业在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指出广州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6 .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下列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合理建议是(     
①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建立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②严厉打击行政性垄断行为,全面废止限制竞争的规定
③进一步破除制度性障碍壁垒,治理、优化全国营商环境
④提高乡村各类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消除城乡发展差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是(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再分配更加公平
②减税降费,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
③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中部崛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涌现出以华为,京东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实体企业,它们在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A.数字经济融入实体经济运营→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B.数字经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C.推动企业转变经济思维→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数字经济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D.改革居民的消费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023-06-12更新 | 447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2-23高一下·广东深圳·期中
9 .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表示:“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大力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打造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这有利于(       
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需求对供给的适应性
③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④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6-1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4月10日,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西氢东送”管道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纯氢输送管道。其预期影响有(     
①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问题,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②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东部地区聚集
③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④促使西部相关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拓展发展空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3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博雅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