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报告在强调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时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列符合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是(     
①追求发展速度,增加产品数量,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提升人民幸福感
④引导居民消费向发达国家看齐,大力提高消费水平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4-05-15更新 | 9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1亿,机器人正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目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组建国际产业链创新联合体。由此可见,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积极影响是(     
①创新产业生产模式,提高产业劳动效率       
②淘汰传统产业,培育产业新业态
③构建开放产业生态,促进国际产业合作       
④扩大机器人应用领域,刺激机器人投资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大运会、亚运会……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不仅能够促进体育产业兴旺发展,更能推动文旅等相关行业火爆增长。

材料一   我国积极探索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发展新路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下列表一和表二是2020~2022年中国和国外主要体育赛事收入构成统计表。

表一   2020~2022年中国主要体育赛事收入构成(单位:%)

赛事收入政府补贴门票及衍生品赞助收入转播权转让收入
中超022726
CBA05905
广马155790
中网0157510

表二 2020~2022年国外主要体育赛事收入构成(单位:%)

赛事收入政府补贴门票及衍生品赞助收入转播权转让收入
英超0243046
NBA0471637
NFL0291457
温网0253540

材料二   2017年底,成都以筹办大运会为牵引,全方位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出台了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发展政策,投入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体育市场主体发展;推动建圈强链,组建体育产业联盟,成立办赛兴业专家委员会,常态化举办体育产业发展大会,为体育产业发展汇聚力量;搭建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体淘荟”,持续发布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促进体育产业要素有效配置;创新培育体育消费新场景超200个,为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增加选择、提升体验。截止2022年,成都市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实现了体育产业稳步增长。

(1)解读材料一中表一和表二各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成都市在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办赛兴业的。
2023-11-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4 . 2020~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见下图。

注:①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贸易逆差=出口额<进口额;②值得一提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1.7%,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43.2%,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进一步提升。
该图反映了我国这一时期(     
①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贸易逆差缩减
②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③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④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以服务出口为核心的贸易强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突破 10 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 9 市经济总量突破 10 万亿元、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超29 万亿元——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超过4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7.7万亿元。这体现了我国(     
①以区域重大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以新型城镇化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③区域经济协调增长新潜力进一步显现
④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内外联动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2023年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成绩斐然,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制度创新有新突破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加快贸易便利化改革,提升通关时效。探索金融领域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促进开放有新拓展

自贸试验区推出我国首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来,经过7次缩减,负面清单条目由最初的190项缩减到27项,制造业条目已经归零。

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新产业要素集聚,抢抓数字化新浪潮,推动新业态蓬勃发展。

材料二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进入新时代,某地积极探索完善社区治理新格局。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为主体的三级党建责任体系,选出有担当、有威望、有干劲的党员作社区自治“领头人”;搭建协商平台,发挥楼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业主代表的作用,通过社区听证会、协调会、议事会及时了解居民需求,解决居民关切问题;开展社区普法、讲法和送法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诉求、依法表达;创建“一单元一主题”红色楼道文化,突出“家”理念,打造诚信友善、邻里和睦、环境幽美的平安社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社区工作系统,打造互联网5G时代的社区精准服务新模式,得到广大居民的普遍赞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括出这种社区治理格局,并分析其优势。
2023-11-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31日-11月1日,浙江丽水市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暨人才科技赋能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本届峰会聚焦人才科技赋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成为丽水聚人才、引项目、促合作、兴产业的桥梁纽带,助力赋能半导体产业发展。


  近年来,浙江丽水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步伐,抢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窗口”机遇,把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作为改变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动能的重大战略举措,举全市之力在丽水经开区建设特色半导体“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对标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集群。
  “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是丽水大抓人才科技工作的缩影。丽水将进一步发挥半导体产业专项政策牵引作用,搭建优质科研平台、大力招引精尖人才,培育技能人才有生力量,以蓬勃向上的崭新面貌抢抓半导体产业发展新赛道,让人才科技成为产业层级跃升的澎湃动力,奋力开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丽水如何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
2023-11-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文综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螺蛳粉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柳州路边小摊,因其汤料加入螺蛳熬制而得名,但“粉好吃却带不走”困扰着柳州螺蛳粉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食品生产及包装技术提升,柳州市抓住机遇研发出既还原美味、又可以长期保存的袋装速食螺蛳粉;金融机构推出了螺蛳粉产业贷,通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降低融资利率等举措,满足螺蛳粉全产业链金融需求;依托螺蛳粉的持续走红,带动包括大米、豆角、木耳等在内的本土原材料基地和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产业链发展;针对企业出口所需的各类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跨境电商等知识,多次举办外贸业务培训班;创新“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让当地群众能充分享受产业增值收益。

小米粉撬动大产业,“嗦”出农户美好生活。据统计,2022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收入为 600.7亿元,其中袋装螺蛳粉181.8亿元,增长20%,海外出口8300万元,预计未来会进一步增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柳州市是如何用小米粉撬动大产业,“嗦”出农户美好生活的。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某地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制定完善村规民约, 围绕“勤俭节约、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明创建”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让村民“既当村规民约的制定者,又当村规民约的执行者”。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组织,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教育引导村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等活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
2023-11-1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例,长三角地区总部企业位于上海,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州、江苏南通、安徽芜湖等城市,电动机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州、绍兴等城市,汽车装配则主要分布于安徽芜湖等城市,区域产业链的互补性很强。这种一体化发展布局体现了(  )
A.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战略B.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C.我国开放格局向国内国际双循环转变D.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城乡发展新格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江苏正扛起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江苏新实践。

◆紧盯实体,筑牢“现代化”之基。

江苏省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始终把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扎稳打,厚植“制造家底”。于2023年上半年,推动1.5万余家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建设,5300.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任务。

◆协同奏曲,唱响“长三角”之歌。

江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携手浙皖各扬所长、相互赋能。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之光为长三角全域、为全国大局添彩。

◆政策加码,助推“稳经济”之势。

江苏《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围绕全面促进消费、优化投资结构等8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江苏正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并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敞开大门,激活“大循环”之畅。

江苏上下用行动把握发展主动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在紧盯欧美、日韩等市场的同时,江苏将深入开拓东盟等区域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江苏扎实推进新实践对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