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务”和“互联网+早餐服务”等为主体,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增加网点密度,丰富早餐品种,保障居民“吃得好”;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截至2023年6月底,前两批80个全国试点地区累计建设2057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4201 万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合理性。
2023-12-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2 . 中山市高三学生小思在新闻中看到,国家重大跨海集群工程深(圳)中(山)通道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欢欣鼓舞之余,他与同学一起搜索相关新闻:2023 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超过37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挑起大梁。关于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意义,小思的探究正确的是(     
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
②提振国内需求,激活国内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③发挥投资的基础性作用,凸显国内经济韧性和潜力
④发动强大国内市场引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下列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合理建议是(     )
A.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建立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B.严厉打击行政垄断行为,制定各地方不同特色的规则
C.扩大政府经济管理权力,进一步打破制度性障碍壁垒
D.提高乡村各类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消除城乡发展差异
2023-12-03更新 | 953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纲要》提出,到2025年,我国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以下是《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拟定的主要目标。

质量强国建设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强质量强国建设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5 . 2023年9月8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以构建工业元宇宙、赋能制造业为主要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合力,推动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基于(       
①“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②科学的宏观调控能够避免市场调节的弊端
③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④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年与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比较图

注:2012-2022 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5.4%提高至 7.1%, 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二位。

材料二   服务产品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等内容,具有能耗少、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已跃升为国际经贸的竞争重点。近年来,虽然疫情对传统服务贸易造成冲击,但是也催生了远程服务、非接触经济等快速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的新动能。据商务部预测,2025年,我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约为50%。未来,我国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线上支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金融与保险、智能体育等服务业。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7 . 截至2023年7月底,辽宁已累计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家,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2个、应用场景1235个。以沈鼓集团为例:“十三五”时期,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1.6%;2023年一季度,产品订货量增长140.3%,利润增长58.8%。这些变化体现了(       
①数字技术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②传统制造业的规模化发展扩大了企业利润空间
③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取代传统制造业
④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03年,浙江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改善为重点,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浙江“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深化,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开。浙江“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深化有利于(       
①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②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④促进协调发展,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东北地处东北亚,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区位优势独特,资源条件较好,素有“中国大粮仓”的美誉,工业基础也比较雄厚。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对老重工业依赖程度较高,与全国相比在工业投资方面也较落后,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缓慢、产出能力不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处在全国排名的尾部。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东北该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0 . 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北斗系统深度赋能各行各业。随着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模块越来越多嵌入各类行业使用的专业设备中,越来越多嵌入大众智能手机和穿戴式设备里,生产更加高效,生活更加便捷,每一个人都愈发清晰地感知到北斗的力量。这表明(     
①新兴产业代替传统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②重大科技创新有助于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能够改善人民生产生活
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