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灯塔工厂”这个概念,是在2018年,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牵头,联合麦肯锡提出的,发起全球灯塔工厂的遴选。其初心是希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先企业可以像灯塔一样,赋能更多的企业走出困境,照亮数字化转型之路。2023年1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自此全球灯塔工厂数量发展到132个。据此推断(     

       

①“灯塔工厂”正成为各国制造业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型手段
②中国处于领先位置,说明中国企业实现了制造业关键技术的转型升级
③“灯塔工厂”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必将带来大量的市场就业机会
④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数智赋能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制造业企业正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驱动下,加速换挡前行。截至2022年底,佛山市拥有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共194个;佛山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超3000家已开启数智化转型之路。开展数智化转型能够(     
①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②促进技术与资本融合发展,引导资源流向技术创新领域
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根基
④聚众智,推进开放式创新,健全技术创新宏观调控导向机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当前,能源产业迈入“数字能源”新时代。数字能源基于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底座,以价值链、产业链和生态链三大链条为核心,以数字构造力、时空感知力、绿色调度力、安全保障力、数据发掘力、产业创新力这六项能力为支撑,贯穿能源产业全环节,形成“三链六力”主体架构,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广泛互联。发展数字能源可以(     
①推进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②优化能源结构,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③促进能源供需有效对接,增加能源附加值
④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2年我国主要产品进出口结构(亿元,%):

商品名称

出口进口
金额占比金额同比增速金额占比金额同比增速

农产品

6559.62.5116.5157468.187.4

机电产品

2052757.13.61045842.14-8.2

高新技术产品

9513229.111.97634631.15-8.8
注: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
材料表明我国(     
①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抗风险能力增强
②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③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政策
④积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商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我国农村地区网民已超过3亿,互联网普及率接近60%,互联网将城市与乡村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
①较大地改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②是国家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可以缓解农民就业压力以及增加国家税收        
④能为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下图反映我国2019~2022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注:①2020年新冠疫情集中暴发;②2019年、2022年我国外贸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分别为33.7万户和72.1万户,同比增幅分别为2.74%和-1.15%。
据此可以推断出我国(     
①外贸稳步回升,具有较强发展韧性
②外贸主体增幅下降,贸易顺差缩小
③优化外贸环境,助力构建“双循环”
④已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经济总量剧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训练(一)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不懈追求。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看似差不多,其实有霄壤之别。作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桐乡市积极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桐乡将村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的重要创新实践,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不在县城和周边大搞开发区,而是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充分发挥县城在公共服务中的供给优势,强化公共服务向乡镇、村庄辐射延伸;在 2014 年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后,五次提高低保标准,通过市、镇、村联动,建立包括低保、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兜底机制。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总结桐乡市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的实践经验。
8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下列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表述正确的有(     
①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②要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③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④要建设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下列措施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是(       
①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特色农业       
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③缩短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加农民收入       
④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农业大省,河北近年来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三农”场景,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更大贡献。

河北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支持培育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

河北加强农产品销售流通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储藏、清洗、分拣、烘干、保鲜、包装产业链体系和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从产地到餐桌的绿色、便捷、安全的农产品物流通道,推进了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对接,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农商关系。

河北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田园养生、农耕体验、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通过分红、劳务报酬、收益分配等形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河北省的做法对我国乡村振兴有何启示,请运用经济知识予以说明。
2023-04-29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